[发明专利]带束层传递环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3889.4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4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书;黄伟;熊晓伟;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26 | 分类号: | B29D30/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束层 传递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带束层传递环,包括有承载数个用于夹持带束层胶片的导向气缸(5)的环体,其特征在于:在环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向上连接滑行轨道(36)的环座(1),
在环座(1)的两侧连接有一对单独制造成型的左侧板(2)、右侧板(3);
数个导向气缸(5)安装于左侧板(2)与右侧板(3)之间的连接板(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束层传递环,其特征在于:在环座(1)与左侧板(2)、环座(1)与右侧板(3)之间的连接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相对开口的定位槽(6),在同一组定位槽(6)中嵌套一个定位条(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束层传递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座(1)连接于一对左右设置的滑鞍(34),滑鞍(34)内侧的滑块(35)啮合连接于滑行轨道(3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束层传递环,其特征在于:在左侧板(2)与右侧板(3)之间,连接有数个起到加强安装作用的筋板(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束层传递环,其特征在于:在左侧板(2)与右侧板(3)的外侧端部连接有一弧形的外罩(7)。
6.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带束层传递环的加工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座(1)和环形的左侧板(2)、右侧板(3)分别单独地制造成型;
采用螺接的方式,将左侧板(2)、右侧板(3)相对地安装于环座(1)的两侧;
在左侧板(2)与右侧板(3)之间的连接板(11)上,安装数个用于夹持带束层胶片的导向气缸(5);
环座(1)向上连接在位于所述带束层传递环(30)顶部的滑行轨道(3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束层传递环加工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环座(1)与左侧板(2)、环座(1)与右侧板(3)之间的连接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相对开口的定位槽(6),在同一组定位槽(6)中嵌套一个定位条(4)。
8.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带束层传递环的物料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造轮胎胎胚的过程中,带束层传递环(30)沿其顶部龙门架(20)横向地滑动以实现物料输送,并且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带束层传递环(30)将构成带束层-胎面组件的材料输送至带束层鼓(40),并制备带束层-胎面组件;
带束层传递环(30)将带束层-胎面组件输送至成型鼓(50)上;
带束层传递环(30)从成型鼓(50)上将成型后的胎胚输送至卸胎机构(6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束层传递环物料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带束层传递环(30)的环体顶部设置有一个环座(1),环座(1)连接于一对左右设置的滑鞍(34),滑鞍(34)内侧的滑块(35)啮合连接于龙门架(20)两侧的滑行轨道(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388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造风叶片的压铸模具
- 下一篇:用于高转速离心机的液态成形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