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AGC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4376.5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1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罗炬锋;张诚;占云龙;高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52/52 | 分类号: | H04W52/5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潘振甦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无线 传感器 网络 中的 agc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AGC(自动增益控制)实现方法。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OFDM(正交频分复用)或者DSSS(直接序列扩频)通信体制下的数字自动增益控制实现方法。属于无线传感网络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微系统技术的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研究学者们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个涉及多学科高度交叉、知识高度集成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它综合了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能够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作进行实时监控、感知各种环境的信息,然后通过嵌入式系统对其进行处理,并通过随机自组织多跳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用户终端,从而实现物理世界、计算世界以及人类社会三元世界的联通。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军事国防、工农业、生物医疗、城市管理、环境监测、抢险救灾、防恐反恐、危险区域远程控制等许多重要领域都有潜在的实用价值。然而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于其应用场景的特性,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能量、通信、计算、存储四大受限的特点。因此应用于无线传感网中的通信技术特别需要考虑资源受限的特点。
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是任何应用于无线传感网通信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往往是突发模式通信,而在这种突发情况下,信号幅度的变化很大,变化也很快,为了减少前导训练序列的开销,要求AGC能尽快的将幅度调整稳定。针对AGC调整方法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模拟AGC,第二类是数字AGC。模拟AGC为射频端通过模拟电路探测接收信号的幅度,根据探测到的幅度自动生成对应的反馈调整电压,进而调节射频VGA的电压,改变射频电路电压增益,使得接收信号幅度满足解调要求;数字AGC为基带模块通过接收到的数字信号,检测数字信号幅值,通过数字算法计算相应需要调整的幅度差值,计算出反馈电压的数字值,经DA转化后控制VGA,改变射频电路电压增益,使得接收信号幅度满足解调要求。由于数字AGC实现简单,调整速度快,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特别适合资源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AGC方法调整速度和稳定性是双刃剑,调整速度快,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稳定接收信号幅度,可以减少AGC调整开销,提高数据利用率,但是调整速度快,将会引起较大波动,较小的噪声都可能引起误调整,稳定性差。反之亦然。
因此,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AGC方法,提出稳定性较高、资源消耗较少的AGC实现方法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课题。从而引导出本发明的构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AGC实现方法,所提供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实现资源开销较少,减少由于信号幅度变化所引起的性能衰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AGC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计算估计接收信号的包络幅值;
2)根据当前包络幅值与理想幅值的要求,按照三段调整方法分别进
行实现计算出反馈调整增益值。
3)输出由步骤2)提供的反馈调整增益,经DA转化后输出给射频VGA。
优选地,步骤1)中的接收信号的包络幅值估计方法为采用每8个数值取最大值的方法,得到接收信号的包络幅值。
所述步骤2)中的计算方式按照调整的流程分别进行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调整。第一段为最粗调整,主要判断信号是否过载,若信号过载,则直接降低增益10dB,第一段的调整速度最快,调整精度最低;第二段为较粗调整,将信号调整到比较适合的范围内,调整速度较快,精度较高,这一段调整实现是采用直线拟合的方法,根据经过对数变化的曲线,同时根据调整的最小灵敏度(此灵敏度由系统硬件决定),取整之后获得与实际调整曲线近似的直线拟合曲线;第三段为细调整,调整速度慢,调整精度高,基本将信息调整恒定,这一段调整采用查表法,预先将调整值存储在表格中,按照当前的幅值查表得到调整增益值。只有在第一段调整完成结束后才能进入第二段调整,只有在第二段调整结束后才能进行第三段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43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