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点驱动沉降槽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4590.0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7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唐锋;刘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铝国际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6 | 分类号: | B01D21/06;B01D21/18;B01D21/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10009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 驱动 沉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液分离沉降槽。
背景技术
目前,有色金属生产行业所用的沉降槽一般配有旋转和提升两套机构,旋转机构将动力传递给耙子,然后耙子将槽底的沉降物刮走,当沉降物过多,卡阻旋转机构时,过载信号传递给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工作,将耙子提起。这种沉降槽存在结构复杂,传动效率低,提升机构工作反应滞后等缺陷。也有部分改进型的沉降槽,比如,通过对耙子的一些结构改进,去掉了提升机构,虽然精简了结构,但缺乏有效的过载保护和在不停槽下进行疏通的装置。上述方式都存在不能有效地起到过载保护,并且都不适应于在酸性环境下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平稳高效,传动安全可靠,可有效防酸蚀的多点驱动沉降槽,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有效地起到过载保护、不适应于在酸性环境下工作等不足。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一台以上的电机、动态扭矩传感器和摆线针轮减速机,一台电机、一台动态扭矩传感器和一台摆线针轮减速机组成一条驱动链;电机与动态扭矩传感器之间及动态扭矩传感器与摆线针轮减速机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摆线针轮减速机的出轴端装配有小齿轮,小齿轮与回转支承上的齿轮啮合,输出轴连接在回转支承的外圈上,传动轴与输出轴连接,耙子通过托盘和拉杆与传动轴连接,刮刀焊接在托盘的下端部,多功能阀门安装在沉降槽下端锥底上。
传动轴通过法兰及螺栓与输出轴连接。
沉降槽槽体、槽盖内表面采用内衬防腐材料,传动轴、拉杆、耙子、托盘、刮刀表面采用喷涂聚四氟乙烯。
传动轴与拉杆、拉杆与耙子、耙子与托盘之间采用刚性连结。
沉降槽下锥底设有排料口,沉降下的固体物料从此口排走,如果下锥底堵塞,可以通过多功能阀门进行疏通。多功能阀门的旋转轴可部分旋入沉降槽下锥底,对积压在下锥底的固体物料进行捣松,当堵塞严重时,可以将高压水注入多功能阀门上的备用法兰口,对下锥底进行冲洗,上述操作可在沉降槽不停槽的情况下进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过载保护功能,能够适应于在酸性环境下工作,结构简单,运行平稳,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构成,主要由电机1、动态扭矩传感器2、摆线针轮减速机3、回转支承4、输出轴5、传动轴6、拉杆7、耙子8、托盘9、刮刀10、多功能阀门11等。电机1与动态扭矩传感器2之间及动态扭矩传感器2与摆线针轮减速机3之间都通过联轴器连结,摆线针轮减速机3的出轴端装配有小齿轮,小齿轮与回转支承4上的齿轮啮合,输出轴5固定在回转支承4的外圈上,传动轴6通过螺栓与输出轴5连结,耙子8通过托盘9和拉杆7与传动轴6固定,刮刀10焊接在托盘9的下端部,多功能阀门11安装在沉降槽下端锥底上。
一台电机1、一台动态扭矩传感器2和一台摆线针轮减速机3组成一条驱动链,在沉降槽的旋转机构上同时配置多条驱动链,让它们将动力同时传递给回转支承4,就构成了多点驱动。动态扭矩传感器2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当耙子4堵死产生过大力矩时,动态扭矩传感器2同步发出信号,旋转机构上的多点电机同时停止工作,避免传动链上的零部件损坏。如果在腐蚀环境下工作,则槽体、槽盖内表面、法兰及接管采用内衬防腐材料,传动轴6、拉杆7、耙子8、托盘9、刮刀10等采用喷涂聚四氟乙烯防腐,为了防止零部件连结处喷涂的聚四氟乙烯脱落,传动轴6、拉杆7、耙子8、托盘9、刮刀10等之间采用刚性连结。沉降槽下锥底设有排料口,沉降下的固体物料从此口排走,如果下锥底堵塞,可以通过多功能阀门11进行疏通。多功能阀门11的旋转轴可部分旋入沉降槽下锥底,对积压在下锥底的固体物料进行捣松,当堵塞严重时,可以将高压水注入多功能阀门11上的备用法兰口,对下锥底进行冲洗,上述操作可在沉降槽不停槽的情况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铝国际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铝国际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4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