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茄果类种子引发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4796.3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5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凌云;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茄果类 种子 引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子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茄果类种子的引发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番茄和茄子是我国重要的茄果类蔬菜作物。茄果类种子种皮均有较厚的角质层,种子发芽比较困难,发芽时间长,发芽不整齐。尤其是在逆境条件下,发芽问题更为突出。如在低温和盐渍化条件下,种子发芽率低,发芽时间延长,成苗率低,出苗不整齐,幼苗生长受到抑制,进而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
种子引发的基本原理是控制种子缓慢吸水,使其停留在吸胀的第二阶段,让种子进行预发芽的生理生化代谢和修复作用,促进细胞膜、细胞器、DNA的修复和酶的活化,使之处于发芽的代谢状态但防止胚根的伸出。育苗前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可以提高种子成苗率,加快出苗速度和整齐度,增加产量,提高抗逆性。种子活力提高,可以减少育苗中亩用种量,降低用种成本,减少由于种子出苗率差而进行补苗所花费的劳动力成本和基质成本,由于出苗速度加快,出苗整齐,育苗时间缩短,育苗效益提高。
我国对茄果类种子引发也有初步研究,但引发效果在不同种子批之间差异很大,引发后种子带菌量大、不耐贮藏、种子寿命缩短,注重引发方法研究,而对种子引发后的回干方式影响未有深入研究。因此,引发技术在我国目前仍无法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成为我国茄果类种子引发技术研究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子引发方法,可以提高种子萌发特性,缩短平均出苗时间,提高出苗率,减少引发后种子带菌率,特别是在低温和盐渍化条件下,提高幼苗素质,增强抗逆能力。一种茄果类种子引发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采用蛭石引发,在引发中应用生物农药木霉菌,并回干。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引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条件为黑暗条件下,引发温度为15℃~2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引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蛭石引发,各成份的比例为种子∶蛭石∶水=1∶3∶3~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引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发时间为4-8天。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引发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引发中加入木霉菌,使用浓度为1×106-4×107活孢子/L。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引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发结束于25℃回干1-2天。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引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用于番茄、辣椒、茄子种子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通过下列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实例1
取种子5g,蛭石15g,水16g,引发中加入木霉菌,使用浓度为1×106活孢子/L,混匀,15℃黑暗条件下引发5天,25℃回干1天。
实例2
取种子5g,蛭石15g,水16g,引发中加入木霉菌,使用浓度为1×107活孢子/L,混匀,15℃黑暗条件下引发5天,25℃回干1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47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偶氮有机颜料及其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棒线材用均质导辊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