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5141.8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6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蔡宝昌;顾锡镇;何媛媛;李兴尚;李鹏;秦昆明;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海昌中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25/20;A61P25/24;A61K33/26;A61K35/02;A61K35/5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抑郁症 药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而制成的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加大,精神性疾患的发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上升,抑郁症便是这些精神疾患中危害严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据统计,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在自杀人群中,有近8成的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很可能在未来十年中更加流行,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在中国,仅有2%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过治疗,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治,病情恶化,直至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因此抗抑郁药物的引入,提高了抑郁症的公共卫生重要性以及它们获得卫生服务的优先权。
药物治疗一般采用化学药和中成药,化学药主要有两大类:
1、第一代经典抗抑郁药: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
本类药物由于可与某些食物或药物相互作用,易引起高血压危象、急性黄胆、肝萎缩等严重不良反应而被淘汰。
2、第二代新型抗抑郁药:目前仍以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剂(SSRI)为主,临床应用这类药物也最多最广。
本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口干、视力模糊、窦性心动过速、便秘、尿潴留、记忆功能障碍、反射性心动过速、镇静、嗜睡、降低血压、及内分泌改变。
我国传统医学中虽无抑郁症病名,但对其认识有悠久的历史,在历代中医学文献中均有相关记载,如“郁证”“梅核气”“脏躁”“百合病”等。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系肝气郁结,失于调达以及心神渐伤,营血暗耗。肝气不舒,气滞易致血瘀,血瘀反之加重气滞,气血失调,入而化痰,导致痰浊蒙蔽,精神抑郁,气郁化火,加重营血耗损,阴虚火旺,出现情志不舒、终日思虑、神思恍惚、心悸易惊、夜难入寐等症状。治法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重镇安神,化痰泄火。
现代医学目前认为抑郁症是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减少引起的,随着抑郁症发病机制不断深入研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海马神经元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炎症免疫细胞因子等靶点越来越受到关注。
鉴于抑郁症的发病率高,目前临床上治疗用药物的副作用强烈,因此,中药治疗抑郁症意义重大,其安全、有效,治疗费用较低,市场急需一种对抑郁症有效,安全,副作用小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抑郁症的病因,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调节神经内分泌失调,安全、有效的治疗抑郁症的中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抑郁症药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它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柴胡4-8份、丹参20-40份、石菖蒲4-8份、远志4-8份、郁金5-15份、黄连2-4份、龙骨5-15份、牡蛎5-15份、青礞石5-15份。
上述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它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柴胡6份、丹参30份、石菖蒲6份、远志6份、郁金10份、黄连3份、龙骨10份、牡蛎10份、青礞石10份。
上述的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所述中药经提取后添加辅料制成口服液、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微丸剂、软胶囊、滴丸、分散片、泡腾片、咀嚼片或栓剂。
上述的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所述辅料为糊精、乳糖、淀粉、蔗糖、葡萄糖、微晶纤维素、甘露糖、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甘油和甜菊苷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治疗抑郁症药物的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1)按比例称取柴胡、丹参、石菖蒲、远志、郁金、黄连六味中药,粉碎成粗粉,过10目筛,用85%乙醇润湿,装柱,以85%乙醇渗漉,合并渗滤液,浓缩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继续浓缩,干燥。
(2)按比例称取龙骨、牡蛎、青礞石三味中药水飞成细粉,过80目筛,干燥。
(3)渗滤干浸膏粉与(2)的细粉混合,添加辅料制成口服液、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微丸剂、软胶囊、滴丸、分散片、泡腾片、咀嚼片或栓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海昌中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海昌中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51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伐合金互联片的镀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收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