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过冷液体的冰箱吧门过冷室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5200.1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9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喜冠南;严武英;孙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D23/12 | 分类号: | F25D23/12;F25D17/08;F25D29/00;F25D19/00;F25D23/10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过冷 液体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冰箱门道冷却室的冷气供给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能够对该门道冷却室提供冷气并达到均匀快速过冷却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冰箱为了对食物均匀制冷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一般都是从冰箱冷藏室冷气循环控制出发,控制其冷气的流入与流出,从而达到均匀制冷的目的。尚没发现对冰箱门侧冷却室进行冷气供给和温度控制的冰箱。
与此相关,专利公开文献02142899.9公开了一种冰箱吧台门,可使冷藏室与外界联系的开口。LG公司一款型号为GR-C2376AZT的冰箱使用了Eco复式门,将冷藏室大门上半部的由单层改为双层,较传统吧台门,扩大了2倍的取物空间。通过调整Eco 复式门的活动隔架,能实现多种不同的组合模式,让小到易拉罐,大到1.25L的大瓶子都可以轻松装进大门上。同时,ECO复式门还可以不开启冰箱大门也不启动压缩机就能轻松拿取里面的食品,既延长了压缩机使用寿命,又大大减少了能耗。
但是现有技术的冰箱中,冷冻室冷冻程度高,容易结冰,适用于保存使用频率较低且抗冻能力较高或对冷冻要求较低的物品。冷藏室冷冻程度适中,不易结冰,适用于保存保鲜要求较高且使用频率较低的物品。对于使用频率较高的物品如果保存在冷藏室,则频繁使用会增大冰箱的能耗,同时造成压缩机的频繁启停,缩短压缩机的寿命。而吧台门或复式门均出于方便使用和节能的目的,而由此开辟出来的取物空间占用了冰箱内腔,且离冰箱冷气进出口较远,接收到的冷气较少,保鲜制冷效果较差,只能存放对保鲜要求较低的物品,同时减少了冰箱内腔体积,导致整个冰箱的保鲜能力降低。
此外,实验证明,如果对液体进行快速均匀冷冻,且保持外界无扰动,当低于液体凝固点以下的一定温度区间内,液体将保持不结冰状态,这就是过冷液体。此时如果猛击液体,或将液体倒入冷的杯子中,则可以得到不完全冻结,也不完全融化的液体。因此冰箱不仅具有在不同状态下保存肉、鱼等功能,还具有可以用于提供过冷饮料(如各种茶饮料、咖啡、可乐、啤酒等)的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制造过冷液体的冰箱吧门过冷却室。通过该冷却室即能为冰箱使用者提供过冷饮料,从而改善人们对冰箱的重新认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为冰箱使用者提供过冷饮料,满足人们对冰箱的便捷使用、保鲜和节能要求的用于制造过冷液体的冰箱吧门过冷室。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制造过冷液体的冰箱吧门过冷室,其特征是:包括依附于冰箱门内侧的独立过冷却室,独立过冷却室有设置于冰箱门上的吧台小门,过冷却室与冷气供应装置连接,冷气供应装置与提供冷气源的蒸发器室连接;所述过冷却室具有独立的冷气循环系统。
所述冷气循环系统包括使进入的冷气均匀进入过冷却室的空气分配挡板及设置在过冷气室壁上的冷气出口,在冷却出口上设有控制冷气流出的薄片挡板。
所述冷气供应装置包括分别与过冷气室连接的冷气接收管道、与蒸发器室连接的冷气输送管道,冷气接收管道与冷气输送管道对接,在冷气输送管道上设有冷气输送鼓风装置。
在过冷气室中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冷气供应的控制器连接。
所述独立过冷却室位于对应于冰箱冷藏室的部位和/或对应于冰箱冷冻室的部位。
冷气供应装置设置在冰箱侧面、顶面、底面或中间。
薄片挡板上设置有除臭装置。
本发明结构合理,为冰箱使用者提供过冷饮料,满足人们对冰箱的便捷使用、保鲜和节能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冰箱前视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一种形式的吧门过冷室侧视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挡风板的主俯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挡风板另一种形式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吧门过冷室侧视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冰箱吧门过冷却室后视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冰箱吧门过冷却室俯视图;
图9、图10、图11是冰箱吧门过冷却室出气口的几种布局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5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