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自动加油助驾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6656.X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9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广生 |
主分类号: | B60K26/04 | 分类号: | B60K2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自动 加油 助驾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型涉及一种,在汽车驾驶中,不用人为加油,就能够自动加油、自动停油的一种助驾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所有汽车中,基本存在着两种形式的汽车,一种手动挡,一种是自动挡。在手动挡汽车中,普遍存在着驾驶困难,不容易掌握,驾驶劳动强度大等缺陷。而自动挡汽车,虽然好驾驶、省心、省事,但是比手动挡费油,并且存在制造、维修都比复杂和困难等难以克服的缺陷。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改进。
发明型内容
本发明型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自动加油助驾器,对现有技术中的驾驶困难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以提高更加方便更加安全的驾驶方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型自动加油助驾器,其包括、档位传感器、行车电脑自动加油器、离合器开关、行车制动器开关和发动机接收器几部分组成。
该档位传感器,其主要是传递档位的信息,传给行车电脑自动加油器。
该行车电脑自动加油器,接到档位传感器的信息后,经过电脑处理,传给发动机接收器。
该发动机接收器,接到行车电脑自动加油器的指令后,开始加油。
本发明型自动加油助驾器,是一种新的驾驶方式,从中简化了操作程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燃油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型自动加油助驾器踩下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型自动加油助驾器台起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型中各较佳实施例进行较为详尽的说明。
当左脚踏下离合器踏板后,安装在离合器上的开关3就断开了行车电脑自动加油器2与发动机接收器4的联系,这时,挂上1挡,然后台起左脚离合器踏板,离合器上的开关3就开通了,行车电脑自动加油器2与发动机接收器4的联系。发动机接收器4,根据行车电脑自动加油器2的指令,发动机开始慢慢加油,汽车也就行驶起来,挡车速达到每小时20公里左右时[想保持这个速度也行],左脚再次踏下离合器踏板,安装在离合器上的开关3就又断开了行车电脑自动加油器2与发动机接收器4的联系,发动机停止加油。然后,挂上2挡,左脚再次抬起离合器踏板,安装在离合器上的开关3又开通了行车电脑加油器2与发动机接收器4的联系,发动机又开始慢慢加油,汽车继续行驶,当车速达到每小时30公里左右时,左脚再次踏下离合器踏板,离合器开关3又切断了行车电脑2与发动机接收器4的联系,然后,挂上3挡,左脚再次抬起离合器踏板,离合器开关3又开通了行车电脑自动加油器2与发动机接收器4的联系,发动机又开始慢慢加油。以此类推一直加到5挡后,这时汽车大约每小时80公里左右并保持这个速度行驶(具体多少根据设计而定),这时如果想再加快速度,那只有人为去踩油门踏板了,在汽车行驶中,如果有情况需要停车,只要一踩制动器就行了,一个目的是刹车减速,另一个目的是切断发动机供油,因为在制动器上也装有开关。一踩就断开供油电路,发动接受器4就停止加油,所以说在汽车行驶中,保持中速行驶就不用去踩油门踏板,右脚始终放在制动器上就行,一旦有情况可以随时随地的踩制动器踏板刹车,这样刹车比较快,因为减少了右脚从油门踏板收回,再去踩制动的时间,这也是比较安全原因所在。
为了方便,在方向盘也可装控制开关,用手可以随时随地关掉发动机供油,
综上所述,此自动加油助驾器,不管在高速公路,还是在土路都可使用,特别在城市交通特别拥挤情况下,一会走,一会停,更特别对初学者,油离配合不好,很容易熄火,自动加油器就可克服这类问题,自动加器是跟着离合器动,不抬离合器不加油,一抬离合就跟着加油[设计时第一;加油要缓慢,第二;发动机转速不能太高,第三;不抬离合不加油,一抬离合就跟着加油]想走就抬离合器,想停就踩离合器,挂空挡,别的不用动,右脚始终放在制动器上就行,有事能及时刹车,只有这样,才能控制住车速,不存在按装自动加油器不安全的说法,只能比原先驾驶起来更轻松,更安全。如果所有车按装这种自动加油器助驾器事故率一定下降很多,原因是,第一开车动作减少了简单,第二右脚不用光去踩油门,大部分时间放在制动器上就行,有情况能及刹车,刹的快。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各较佳实施例描述的较为详细,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型的限制,本发明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领域技术人员受本发明型的启示进行简单替换、组合或变形都应落入本发明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广生,未经张广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66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浴室防滑地垫
- 下一篇:一种双孔连接型塑料杯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