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将L形板端子固定到绝缘构件的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6882.8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4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端子 固定 绝缘 构件 结构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基于申请号为No.2010-250469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其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L形板端子固定到绝缘构件的固定结构。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具有板连接部分的L形板端子固定到绝缘构件的端子固定部分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中设有安装在不同地方的电连接箱。电连接箱也被称为保险丝盒、继电器箱或接线盒,其包括箱体、安装到箱体的电气部件、以及覆盖例如箱体上侧的盖构件。电气部件的例子可包括相对较小的部件如继电器或熔丝,以及相对较大的部件如配电单元。配电单元自身也可被称作为电连接箱。
参考附图7,其中示出配电单元1。配电单元1对来自电源(比如电池)的电能进行分配。配电单元1包括:形成为例如矩形的电路板2、安装在电路板2表面上的多个继电器3、也安装在电路板2上的诸如电阻器、晶体管和IC(未示出)的元件、布置在电路板2一侧上的连接器模块(connector block)4以及布置在电路板2的与连接器模块4相对的另一侧上的功率模块(power block)5(或保险丝盒)。
电路板2可以例如是金属芯衬底。金属芯衬底包括导电金属芯(如铜芯),并且因此具有良好的散热性以及良好的防电磁波干扰性能。
如图7和图8所示,连接器模块4包括端子组6、端子组7和绝缘构件8,其中每个端子组均具有多个由导电金属制成的端子,绝缘构件8由绝缘树脂制成。对于端子组6和端子组7而言,每个端子的板连接部分(未标注附图标记)连接到电路板2的分配电路(未示出)。绝缘构件8被拧入电路板2的表面。
功率模块5包括多个由导电金属制成的L形板端子、多个具有叉状端子10的导电母线11以及由绝缘树脂制成的绝缘构件12。L形板端子9为具有配合端子连接部分13、弯曲部分14以及板连接部分15的板状端子。L形板端子9在弯曲部分14处弯曲,并且由此整体上形成L形。
配合端子连接部分13平行于电路板2的表面布置。也就是说,配合端子连接部分13在平行于电路板的方向上延伸。板连接部分15垂直于电路板2的表面布置。也就是说,板连接部分15在垂直于电路板2的方向上延伸。
配合端子连接部分13设有叉状端子16。板连接部分15的端部通过弯曲部分14与配合端子连接部分13接续,并且布置为与电路板2的分配电路(未示出)连接。
L形板端子9的叉状端子16以及母线11的叉状端子10布置为与熔丝(未示出)的刀片状熔丝端子连接。具体来说,L形板端子9的叉状端子16布置为与位于熔丝下游的刀片状熔丝端子连接,同时母线11的叉状端子10布置为与位于熔丝上游的刀片状熔丝端子连接。
多个板端子9的多个叉状端子16布置为在横向方向上沿直线对齐。而且,母线11的多个叉状端子10也布置为在横向方向上沿直线对齐。因此,多个叉状端子16和多个叉状端子10层叠布置,从而形成两层。
多个L形板端子9和母线11被固定到绝缘构件12。然后,绝缘构件12朝着电路板2的表面向下运动,并拧入电路板2的表面。当绝缘构件12朝着电路板2的表面向下运动时,板连接部分的端部被插入到电路板2上的预定位置中。
与配电单元和电连接箱有关的技术示例在下面列出的文献1-3中公开。
图8所示的多个L形板端子9通过使用压配合或通过使用嵌件注塑而固定到绝缘构件12。在采用压配合的方法中,首先,具有展开的板连接部分15的笔直板端子9被插入到绝缘构件12中,如附图中虚线所示的那样。随着插入的进行,配合端子连接部分13的近端被压配合到绝缘构件12。然后,板连接部分15在弯曲部分14处被弯曲成直角以将板端子9形成为L形,从而完成L形板端子9的成形并结束这一系列过程。
由于L形板端子9具有形成在配合端子连接部分13处的叉状端子16,因此,L形板端子9需要从L行板端子9的邻近板连接部分15的一侧插入到绝缘构件12中,以避免叉状端子16发生变形。因此,如果L形板端子9在插入之前就被预先地形成为L形,则这样的L形板端子9将不能够插入到绝缘构件12中。因此,在插入之前,板端子9需要与展开的板连接部分15成直线。因此,在压配合到绝缘构件12中之后,必须要进行弯曲板连接部分15的步骤。还有一个问题是,很难使板连接部分15相对于电路板2获得最佳的定位,除非使用单独设置的设备或装置来精确地弯曲板连接部分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68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电动车充电程序的方法及系统以及电动车充电系统
- 下一篇: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