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认证系统及其认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7103.6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1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00 | 分类号: | G06F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富石律师事务所 31265 | 代理人: | 沈其梅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认证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电子设备认证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笔记本电脑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笔记本电脑的保密问题也越来越多,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多种认证技术。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0年05月10日公开的一种具安全密码认证的键盘装置及其方法,其公开号为1252550。该发明在键盘内设有一不可读且具有保护功能的认证缓冲区、一认证控制器及一用于认证的认证表,认证缓冲区与键盘原有的键盘缓冲区共同处理键盘输入的字符流(stream),密码讯息送入认证缓冲区,该认证控制器即自认证缓冲区取得讯息并与认证表内的讯息比较,认证通过即允许使用者使用电脑系统并将认证缓冲区清除;由于认证过程CPU与认证软体并不参与,非法入侵者将无法劫获秘密讯息,解决传统密码认证系统的安全漏洞。
上述发明虽然可实现安全认证,但需要用户记得密码信息,当用户忘记密码信息时,无法通过认证;或当他人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得密码信息后,就无法保证笔记本电脑的安全,而导致机密资料被盗,给用户带来重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认证系统及其认证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认证系统,包括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所述第一装置包括密码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密码信息;密码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密码生成模块产生的密码信息发送给第二装置;输入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装置输入密码信息;密码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第二装置包括密码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装置发送的密码信息;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密码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密码信息,以便于用户得知当前密码。
本发明所提供的实现方法,包括:
步骤1)第一装置通过密码生成模块生成密码信息;
步骤2)第一装置通过密码发送模块将密码信息发送给第二装置,同时第二装置通过密码接收模块接收密码信息;
步骤3)第二装置通过输出模块输出密码信息;
步骤4)用户通过输入模块向第一装置输入密码;
步骤5)第一装置通过密码分析模块对用户输入的密码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执行操作。
本发明通过两个电子装置间通信连接传输密码,用户通过第二装置获得密码后,输入第一装置进行认证。避免了由于忘记密码而无法通过认证,既实现了系统的安全性,由保证了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电子设备认证系统信号传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中所述的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电子设备认证系统,包括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
所述第一装置包括:
密码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密码信息;所述密码信息为随机数据,所述密码生成模块在不同时刻生成的密码信息不同,从而可进一步增加安全性。
密码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密码生成模块产生的密码信息发送给第二装置;
输入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装置输入密码信息;
密码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发送控制指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一装置可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多种操作,如开机或者开启功能模块进行工作。
所述第二装置包括:
密码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装置发送的密码信息;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密码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密码信息,以便于用户得知当前密码。
所述第一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密码生成模块生成的密码信息以及密码接收模块收到的密码。
所述第一装置还包括第一启动模块,用于当用户对该模块进行操作时,第一装置启动所述密码生成模块生成密码,并启动所述密码发送模块发送网络连接请求。
所述第二装置还包括第二启动模块,用于当用户对该模块进行操作时,第二装置启动所述密码接收模块工作。
所述密码发送模块和密码接收模块可用于实现蓝牙信号、红外信号或者其他无线信号的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71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智能防爆控制系统
- 下一篇:柔性印刷机降低油墨消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