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齐纳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7748.X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5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仲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423 | 分类号: | H01L29/423;H01L29/866;H01L21/28;H01L21/329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王江富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齐纳二极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齐纳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在一N型阱内形成有P型重掺杂区,在所述P型重掺杂区内形成有N型重掺杂区,在所述P型重掺杂区同所述N型重掺杂区的交界处上方形成有第一绝缘介质层,在所述P型重掺杂区同所述N型重掺杂区的交界处的的第一绝缘介质层上方形成有多晶硅栅,所述多晶硅栅上引出齐纳二极管的控制栅极,所述P型重掺杂区引出齐纳二极管的阳极,所述N型重掺杂区中间处引出齐纳二极管的阴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齐纳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齐纳击穿发生在所述P型重掺杂区同所述N型重掺杂区的侧面PN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齐纳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介质层为二氧化硅。
4.一种齐纳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P型衬底上利用离子注入工艺注入N型杂质形成N型阱;
二.在所述N型阱内,形成有源区与隔离场区,在有源区上利用热氧化工艺形成第一绝缘介质层;
三.在所述N型阱内,利用离子注入工艺注入P型杂质形成P型重掺杂区;
四.在所述P型重掺杂区内,利用离子注入工艺注入N型杂质形成N型重掺杂区,所述P型重掺杂区同所述N型重掺杂区的界面形成齐纳二极管的PN结;
五.在硅片上利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淀积一层多晶硅,对所述多晶硅光刻、刻蚀,在所述P型重掺杂区上方的第一绝缘介质层上形生成环状多晶硅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齐纳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六,在硅片上利用CVD工艺淀积第二绝缘介质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齐纳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步骤七,在第二绝缘介质层上利用CVD工艺淀积第三绝缘介质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齐纳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八,利用光刻、刻蚀工艺在齐纳二极管的P型重掺杂区、N型重掺杂区以及多晶硅栅上形成通孔并填入钨,分别引出齐纳二极管的阴极、阳极、控制栅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齐纳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九,在第三绝缘介质层表面利用CVD工艺淀积一层金属铝,利用光刻、刻蚀工艺形成齐纳二极管的阴极、阳极以及控制栅极的引线。
9.根据权利要求4到8任一项所述的齐纳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三中,在所述N型阱内,利用光刻、高能离子注入工艺形成P型重掺杂区,注入的P型杂质的能量在10到30KeV,剂量在1E14/cm2到1E15/cm2,利用退火工艺激活注入的P型杂质;
步骤四中,在所述P型重掺杂区内,利用光刻、高能N型离子注入工艺形成N型重掺杂区,注入的N型杂质的能量在10到30KeV,剂量在1E15/cm2到1E16/cm2,利用退火工艺激活注入的N型杂质。
10.根据权利要求6到8任一项所述的齐纳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介质层为二氧化硅,所述第二绝缘介质层为3000埃到10000埃厚的二氧化硅,所述第三绝缘介质层为磷硅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774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浆管道测堵、测漏装置
- 下一篇:焊接气瓶的保护罩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