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质原料裂解乙烯收率的预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07760.0 申请日: 2011-12-09
公开(公告)号: CN103163204A 公开(公告)日: 2013-06-19
发明(设计)人: 凌泽济;周敏;程敏;史德文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27/62 分类号: G01N27/62
代理公司: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代理人: 周静
地址: 210048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原料 裂解 乙烯 收率 预测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重质原料裂解乙烯收率的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不同的乙烯裂解原料的裂解性能不同,裂解所得的产品收率也不相同。根据裂解原料的性质评价其裂解性能并预测其产品收率,对乙烯原料生产、乙烯生产和装置设计都十分重要。对于轻质裂解原料(如轻烃、轻石脑油、重石脑油等),可以利用气相色谱等简单的分析方法确定其化学组成,裂解原料的性质、裂解性能等相应可以明确。对于重质裂解原料(如煤油、常压柴油、减压柴油、加氢蜡油、加氢尾油等),由于其化学组成的复杂性,很难获得其化学组成来评价乙烯原料的裂解性能,在工程实际中常常采用一些较易测定的重质裂解原料性质来评价裂解原料的裂解性能,预测裂解产品收率。

从现状看,均是采用裂解原料的氢含量、特性因素、BMCI值等物性来评价重质裂解原料的裂解性能,并与乙烯收率等进行关联。

裂解原料氢含量与乙烯收率进行关联结果,氢含量愈高乙烯收率愈高。虽然裂解原料氢含量可以直接并较准确测试,但关联所得乙烯收率偏差大,只能作为大致预测。

裂解原料特性因素K与乙烯收率进行关联结果,特性因素K愈高则乙烯、丙烯总收率愈高。特性因素K反映了油品的氢饱和程度,油品直链饱和烃愈多,其K值愈大,而芳烃含量愈高,则K值愈小。油品特性因素K是根据油品的中平均沸点与密度或碳氢质量比与密度或馏程与密度等计算而得,乙烯、丙烯总收率只是大体上随裂解原料的特性因素K增大成比例增加,用油品特性因素K可以大致预测乙烯、丙烯总收率。

裂解原料BMCI值与乙烯收率进行关联结果,裂解原料BMCI值愈大乙烯收率愈低。油品的BMCI值(关联指数)是表示该油品芳烃含量的芳烃指数,BMCI值愈大则表示油品的芳烃含量愈高。油品BMCI值是由油品的密度与馏程计算而得,是重质油裂解性能评价的一个重要参数,重质油BMCI值与乙烯收率大致成线性关系,BMCI值增加乙烯收率降低。我们根据实际工业裂解炉运行结果,对重质裂解原料之一加氢尾油的BMCI值与乙烯收率进行线性关联,线性相关系数r的平方r2=0.3258,远小于1,可见乙烯收率与BMCI值的线性相关程度差,用BMCI值预测的乙烯收率偏差大。

文献“影响高压加氢裂化尾油质量因素分析,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0,11(3),17-20”叙述了加氢尾油BMCI值与乙烯收率的关系。加氢尾油主要用作乙烯蒸汽裂解,优质裂解料的标准主要取决于其芳烃指数BMCI值,其计算公式为:BMCI=48460/(273+t)+473.7×d-456.8

式中,t-平均沸点;d-相对密度。

由计算公式可见,BMCI值与平均沸点成反比,与相对密度成正比。BMCI值反映芳烃性指标,BMCI值越大,说明物料中氢含量越低,芳烃性越强,环状烃越多,对乙烯生产不利。该文献所叙述的BMCI值与乙烯收率关系只是一个大致的趋势,无明确的定量关系,偏差较大。

文献“乙烯工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86-94”对重质乙烯原料多项物性与乙烯收率的关联进行了阐述。根据裂解原料的含氢量可以评价该原料裂解所得的一些轻烃的收率。该文献只是叙述了裂解原料含氢量与可能达到的乙烯收率的关系,无明确的定量关系,偏差较大。

文献“乙烯工艺与技术,中国石化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83-127”对重质乙烯原料多项物性K值与乙烯收率的关联进行了阐述。对于石油馏分来说,K值越高,相应的氢饱和度越大。而K值又是表征芳烃性的一个因素,它也可和原料的裂解性能进行关联,K值愈高的原料芳烃含量愈少,乙烯和丙烯收率则愈高。该文献只是粗略地表示了特性因素与乙烯、丙烯总收率的关系,偏差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质原料裂解乙烯收率的预测方法,评价可靠,可以较好地预测乙烯收率。

所述重质原料裂解乙烯收率的预测方法,检测重质原料中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和芳烃的质量百分比含量,按公式(I)计算得到正构烷烃指数:

正构烷烃指数=x1+k2x2+k3x3+k4x4    (I)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77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