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件夹持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8184.1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8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沈皓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1/10 | 分类号: | B25H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夹持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件夹持组件,尤其指机台上通过气缸驱动夹持工件的组件。
背景技术
在工业制造中,需要使用各种机台对工件进行加工,机台上通常设置有将工件从加工位置移到其他位置的移动工具,所述移动工具需要先对工件进行夹持,然后才可以移动。所述移动工具在移动工件后,会停留在工件上方,则会缩小人工抓取工件的空间。所述移动工具通常包括一个固定板,一个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可相对固定板移动,二者直接设置有驱动工具,所述驱动工具会占用移动板向上移动的空间,导致移动板与工件之间的间距过小,不方便操作人员对的操作。
所以,针对此类机台上的工件夹持组件,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工件夹持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件夹持组件,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个基板、一个平行于基板的滑板、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于基板,所述气缸的活塞固定于滑板,所述滑板在气缸的驱动下可上下移动,其中所述滑板设有开孔,气缸的活塞穿过开孔并与滑板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板上还固定有导杆,基板上固定有导筒,导杆可在导筒内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杆与导筒的形状为圆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活塞穿过开孔并与滑板固定,则在滑板与基板之间可无间隙的接近,增加了滑板向上移动的空间,增大了操作人员的操作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机台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组件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框线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部分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机台所制造的工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5,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台,包括一个工件抓取组件1、搁置架2。
所述工件抓取组件1可在机台上沿横向滑动,所述工件抓取组件1包括有驱动组件11及滑动组件12。
所述驱动组件11包括第一基板110、穿过第一基板110的导杆111、第一基板110上固定有导筒112,导杆111穿过导筒112并可在导筒112内上下滑动,所述导杆111的下端固定有一个与第一基板110平行的滑板113,第一基板110上还设置有一个第一气缸114,所述第一气缸114的缸体1142固定于第一基板110,第一气缸114的活塞1141一端固定于滑板113,第一气缸114的活塞1141驱动滑板113沿上下方向滑动,所述导杆111沿导筒112内滑动,进而实现滑板113相对于第一基板110在上下方向的移动,所述导杆111与导筒112的形状为圆形。滑板113对应于气缸活塞1141的位置设置有开孔1131,开孔1131的下侧设置有U形的收容部1132,所述收容部1132用于收容气缸的活塞。因为所述收容部1132设置于滑板113的下侧,活塞1141与收容部1132相配合的部分设置于滑板113下方,不会占用滑板113与第一基板110之间的空间,使得滑板113可以向上滑动更多的距离,在滑板113与第一基板110之间可无间隙的接近,扩大了滑板113的移动空间,所述滑板113下侧还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3的夹持组件115。当工件3从滑板113下的夹持组件115脱离后,操作人员需要手动的方式将工件3取走,所述滑板113向上的移动距离更大,方便了操作人员取走工件3。
所述滑动组件12用于驱使驱动组件11横向滑动,包括固定于机台的第二基板121、第二气缸122、设置于第二基板121的导轨123。所述第二气缸122包括缸体及活塞,所述缸体一端固定于机台,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基板121,所述气缸的活塞与第一基板110固定。通过第二气缸122的驱动实现驱动组件11沿导轨123横向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81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模组的背光系统
- 下一篇:光伏组件热斑耐久试验用复合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