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盘型叠式旋磁真空灭弧室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8478.4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2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明;曹云东;赖增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33/664 | 分类号: | H01H33/664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郭元艺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盘型叠式旋磁 真空 灭弧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真空断路器领域,尤其涉及盘型叠式旋磁真空灭弧室。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高压开关设备起控制与保护作用。高压断路器是最为重要电气设备,主要用于关合、开断电路。近年来,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压等级和容量日益提升,高性能、低污染的用电需求为真空断路器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发和应用空间。
真空灭弧室触头结构的改进主要经历了圆盘形平板触头、横向磁场触头及纵向磁场触头三个阶段。
(1)圆盘形平板触头:圆盘形平板触头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通常用于真空负荷开关或真空接触器中。对于圆盘形平板触头来说,当开断电流较大时,阳极将会出现斑点,真空电弧将产生强烈的收缩现象,金属蒸气电弧将由扩散型转变为收缩型,进而导致开断失败。
(2)横向磁场触头:触头片上开有螺旋槽并且当有电流流过触头时将会产生一个与弧柱轴线方向垂直的磁场。横向磁场触头与电弧电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洛伦兹力使电弧沿圆周方向运动,横向磁场会将运动时的电弧弯曲拉长,使电弧电压及电弧能量变大,导致开断能力受到限制,并且电弧集聚时对触头的烧蚀程度仍比电弧扩散时强烈,弧隙中剩余等离子体在电流过零时的密度仍较高,恢复电压较高时仍会发生重燃现象。
(3)纵向磁场触头:纵向磁场触头结构它的磁力线与电弧电流流向一致,可以抵抗电弧的收缩,提高电弧由扩散型转变为收缩型的临界值。当电流过零后,纵向磁场对等离子体及中性粒子的扩散和衰减十分不利。涡流的存在不仅减小触头间纵向磁场强度,且使纵向磁场滞后于电流变化,使电流过零时触头间仍有剩余纵向磁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盘型叠式旋磁真空灭弧室,其可以在提供横向磁场的同时,又产生纵向磁场的作用,更加有利于电弧能量的逸散,电弧降温块,绝缘性能好,开断能力强,安装维护方便,运行可靠性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盘型叠式旋磁真空灭弧室,它包括导电杆、触头杯底、铁芯及触头杯;所述触头杯底及触头杯与导电杆依次固定配接;所述铁芯置入触头杯内;在所述铁芯上等份开有绕组槽;两组以上同轴线圈绕组叠放置入绕组槽内并依次错开一定角度θ。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绕组槽的个数为12~30个。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绕组槽的槽宽为2.5~3mm。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线圈绕组沿径向呈辐射状分布成盘式结构。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在所述触头杯底的端部固定设有触头片。
另外,本发明所述角度θ在5°~15°之间。
本发明在通三相交流电后,传导电流经过导电杆流入触头杯内,通过绕组线圈,在触头杯内形成旋转磁场,由于存在错开式的线圈绕组排布,在同一时刻每组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并不相同,并通过另一侧相同结构的触头共同作用,在中间气隙中产生了不同旋转频率的旋转磁场,同时也加大了旋转磁场的强度。驱动电弧能量在动静触头之间高速旋转,快速释放能量,从而减小电弧燃烧时间,延长开关寿命。
本发明所采用的新型触头结构使真空灭弧室内的电弧能量经旋转磁场的带动,由传统的轴向流动变为旋涡形式流动,在运动过程中气体发生动能的径向交换,快速带走电弧能量,使电弧熄灭。本发明触头结构可有效降低电弧温度,加速电弧能量释放,降低触头烧蚀程度,保护触头结构,提高真空断路器开断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铁芯开槽示意图。
图3 为本发明线圈绕组示意图。
图4 为本发明同轴线圈绕组示意图。
图中:1、导电杆;2、触头杯底;3、触头杯;4、触头片;5、电弧;6、绕组槽;7、铁芯;8、线圈绕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盘型叠式旋磁真空灭弧室,它包括导电杆1、触头杯底2、铁芯7及触头杯3;所述触头杯底2及触头杯3与导电杆1依次固定配接;所述铁芯7置入触头杯3内;在所述铁芯7上等份开有绕组槽6;两组以上同轴线圈绕组8叠放置入绕组槽6内并依次错开一定角度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84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