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减震爆破的施工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08912.9 申请日: 2011-12-11
公开(公告)号: CN102494571A 公开(公告)日: 2012-06-13
发明(设计)人: 杨鲲鹏 申请(专利权)人: 中建八局大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42D1/00 分类号: F42D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16000 辽宁省大***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隧道 减震 爆破 施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隧道的减震爆破施工方法,尤其适用于城市繁华地段的地铁暗挖工程,以及隧道近距离下穿大型建筑物及桩基础等情况施工。

背景技术

在城市繁华地段修建地铁工程,经常会出现隧道近距离下穿大型构筑物或桥梁桩基础等情况。采用爆破方式开挖时,爆破振动将可能会对建筑物或桩基础造成破坏性影响;若采用盾构机施工,工程造价将显著增加,根据目前中国的国情,还难以全面推广。

目前隧道爆破施工主要采用非电毫秒微差导爆管雷管,共20个段位,而隧道上台阶约有50~60个炮孔。根据萨道夫斯基公式                                                进行计算,单段雷管最大装药量为0.36kg。采用传统的联线方式无法满足此要求,单段最大装药量会超出此允许值,造成爆破振速超标。因此,在现有的技术装备条件下,在不会显著增加工程造价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常规爆破方式进行优化,提出一种新的减震爆破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在现有的火工品规格基础上,解决单段雷管最大装药量的瓶颈问题,提供一种隧道减震爆破的施工方法,解决雷管段位不足与单段最大允许装药量过小的矛盾,有效降低爆破振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减震爆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为:掌子面分掏槽眼、辅助眼和周边眼,采用风钻依次成孔,掌子面分左右半幅分别进行雷管布置,左半幅采用偶数段位,右半幅采用奇数段位,辅助眼、周边眼分别按每排3~5个炮孔并联成一组,不同组内的雷管段位可以重复使用,然后将各组采用2段雷管依次串联,将导爆管的孔内微差与孔外微差结合起来,从而将各组相同段位雷管的起爆时间错开,降低了同时起爆的炸药量。

所述掏槽眼单孔药量大于辅助眼和周边眼炮孔单孔药量。

所述掏槽眼采用四孔楔形掏槽方式,四个炮孔分别采用1、2、3、4段。

所述辅助眼从5段或6段开始,辅助眼通过2段雷管与掏槽眼串联。

所述掏槽眼采用孔底集中装药;辅助眼和周边眼采用间隔不耦合装药,导爆索连接。

本发明采用了孔内外微差相结合的减震爆破措施,将微差导爆管的并联与串联结合使用,在不同组内允许相同段位的雷管重复使用,通过串联的2段雷管,将不同组内相同段位雷管的起爆时间错开,从而有效解决了一次起爆的炮孔多与雷管段位不足的矛盾,降低了同时起爆的炸药量,根据各孔的起爆时间曲线统计,基本实现了一孔一响,有效降低了爆破振速。

另外由于掏槽眼需要为后续爆破提供临空面,单孔药量要略大于其他炮孔,采用四孔楔形掏槽方式,四个炮孔分别采用1、2、3、4段,辅助眼从5段或6段开始,掏槽眼起爆后,再起爆辅助眼及周边眼,避免掏槽眼起爆过程中振速叠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隧道上台阶联线方法网络图。

图2为本发明隧道下台阶联线方法网络图。

图3为本发明隧道上台阶掏槽眼起爆网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区间隧道下穿一处地下大型购物长廊,长廊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筏板下桩基础。隧道拱顶距离桩底仅4.0m,距离筏板底仅约8m。其具体的减震爆破的施工方法如下:

采用YT-28型风钻成孔,两台风钻同时进行,钻孔深度为掏槽眼1.2m,辅助眼及周边眼1.0m;

掏槽眼采用四孔楔形掏槽,孔口间距1.8m,孔底间距0.5m,钻孔时需控制好角度,角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掏槽效果;

按顺序进行装药。掏槽眼单孔药量400g,孔底集中装药,四孔分别采用1、2、3、4段。上台阶左半幅采用偶数段,从6段开始,6、8、10段…;右半幅采用奇数段,从5段开始,5、7、9段…;3~5孔为一组,辅助眼单孔装药300g,周边眼单孔装药200g。辅助眼及周边眼采用间隔不耦合装药,导爆索连接。装药完成后,按周边眼→辅助眼→掏槽眼的顺序进行联线,各组之间采用2段雷管A串联(如图1);

各炮孔采用炮泥封堵严密,防止漏气,以至于影响爆破效果;

上述工作完成,经复查确认后,接起爆器引爆。

该减震爆破施工方法,通过采用孔内外微差相结合的联线方式,将各个炮孔的起爆时间有效错开,降低了同时起爆的炸药量。通过爆破振速监测仪显示,爆破振速可控制在0.8cm/s以下,确保了建筑物的稳定及施工安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大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大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89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