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系统一键还原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9135.X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0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霞;赫明哲;徐加利;纪洪亮;徐伟涛;翟庆羽;孙志猛;孙文;李宗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24 | 分类号: | G06F1/24;G06F11/14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嵌入式 linux 操作系统 系统 还原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系统一键还原方法,系统一键还原装置包括直流电源模块、开关控制模块、主处理器模块、主处理器启动控制模块、主处理器复位模块、协处理器模块、SD卡模块和Nand Flash模块,直流电源模块给整个系统供电;开关控制模块和协处理器模块相连接;协处理器模块通过通用IO口分别与主处理器启动控制模块和主处理器复位模块相连接;主处理器模块分别与SD卡模块和Nand Flash模块相连接;主处理器模块中,主处理器采用以ARM11为内核的S3C6410,主处理器外置128M的SDRAM;协处理模块中,协处理器为基于8051核具有可编程功能的单片机;主处理器复位模块采用复位芯片MAX811;开关控制模块中,开关为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系统一键还原方法如下:
1)系统一键还原装置上电;
2)协处理器初始化;
3)主处理器启动,判断系统启动控制信号线电平,如果为高,转向下一步,否则转向步骤10);
4)设定一键还原代码,一键还原代码由8K的引导代码bootloader1简称BL1和256K的完整启动代码bootloader2简称BL2组成,将一键还原代码从SD卡读入主处理器模块中的SDRAM,并跳转到SDRAM中执行一键还原代码;
5)主处理器初始化开始,包括:
a)配置主处理器相关参数;
b)配置主处理器模块中的SDRAM;
c)配置SD卡模块中的SD卡;
d)初始化Nand Flash模块;
6)擦除Nand Flash中的旧系统文件,包括bootloader文件、Linux内核文件、yaffs2文件;
7)从SD卡中分别读取新的bootloader文件、Linux内核文件、yaffs2文件到SDRAM,并拷贝至Nand Flash中,拷贝完成后发送信号至协处理器,一键还原代码执行结束;
8)协处理器控制主处理器复位;
9)主处理器重新启动,判断系统启动控制信号线电平,如果为低,转向下一步,否则返回步骤4);
10)进入还原后的新系统;
11)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系统一键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协处理器初始化的步骤如下:
a)开始;
b)初始化协处理器I/O口;
c)设置中断向量表;
d)开启外部中断0;
e)检测一键还原按键是否按下,如果是,转向下一步,否则,等待;
f)开启定时器,设置系统启动控制信号线电平为高,复位主处理器,开始系统还原;
g)协处理器初始化结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系统一键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将一键还原代码从SD卡读入主处理器模块中的SDRAM,并跳转到SDRAM中执行一键还原代码的具体步骤如下:
a)开始;
b)读取BL1,BL1存储在SD卡最后18个扇区中开始的16个扇区;
c)将BL1复制到主处理器内置的8K SRAM中,也就是SteppingStone,并跳转到SteppingStone的开始地址执行BL1;
d)BL1初始化CPU、GPIO口、CPU时钟频率、内存控制寄存器以及UART和Nand Flash,并屏蔽所有中断;
e)BL1从SD卡最后的第19个扇区开始读取256K的完整启动代码BL2,并将BL2复制到BL2_BASE起始的SDRAM中,BL2_BASE定义为0x57E00000,就是128M的SDRAM中最后2M;
f)BL1执行完毕,跳转到BL2_BASE处,执行完整的启动代码BL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系统一键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的擦除Nand Flash中的旧系统文件的具体步骤如下:
a)开始;
b)从零地址开始擦除整片Nand Flash;
c)判断坏块表中是否有坏块?如果有,跳过坏块,否则继续执行;
d)擦除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91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带卷绕装置
- 下一篇:电线储存装置和搭载该电线储存装置的车辆、供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