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9458.9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8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沟部匡晃;三宅和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仓敷化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B60K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孟桂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联结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总成等被支承体和车身的防振装置。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在例如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FF)式车辆中一般采用所谓的横置安装方式,即:发动机和变速器串联而构成的发动机-变速器总成横置地配置在发动机房内,并且该发动机-变速器总成的长边方向与车宽方向一致。作为横置安装方式之一例有所谓的摆动式支承(Pendulum Mount)方式,即:用防振支承件分别相对于车辆纵梁弹性支承发动机-变速器总成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并将这两个防振支承件配置在比发动机-变速器总成的惯性主轴(侧倾轴)高的位置上,使得发动机-变速器总成被支承为能够绕连接各个防振支承件的载荷支承点的摆动支承轴像摆锤那样摆动。在摆动式支承方式中,若例如汽车急剧加速或减速时等较大的驱动反作用力作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发动机-变速器总成就会像摆锤那样沿车身前后方向大幅度摆动,但是因为发动机-变速器总成的下端部和位于该发动机-变速器总成的车身后侧的车身副车架经例如日本专利第4046072号公报所公开的转矩杆(防振装置)连接在一起,所以上述车身前后方向上的摆动受到限制。
上述日本专利第4046072号公报所公开的转矩杆包括在长边方向两端部具有第一筒状部和第二筒状部的支架(bracket),该第一筒状部具有相对较小的筒孔,该第二筒状部具有朝向与该第一筒状部的筒孔相同的方向敞开且相对较大的筒孔。在第一筒状部的筒孔内配置有第一内筒体,该第一内筒体和第一筒状部经橡胶弹性体联结在一起。第二筒状部的筒孔从筒轴方向看呈近似八边形,在该筒孔的大致中央位置上配置有第二内筒体,该第二内筒体配置为与第一内筒体的筒轴平行。第二内筒体和第二筒状部经弹性体联结在一起。在弹性体上的夹着第二内筒体的长边方向(与第二内筒体的筒轴垂直相交的方向)两侧分别形成有沿第二内筒体的筒轴方向贯通该弹性体的通孔,使得在弹性体中形成有从第二内筒体上向第二筒状部沿大致径向延伸的主弹簧部。
在摆动式支承方式中采用如上所述构成的转矩杆时,第一内筒体联结在发动机-变速器总成(被支承体)上,第二内筒体联结在车辆的副车架(车身)上,该转矩杆的长边方向与车身前后方向(主载荷施加方向)一致,并且该转矩杆的与长边方向垂直相交的短边方向与车身上下方向一致。
在八边形第二筒状部的内周面上设有设置部,该设置部位于比第二内筒体还靠近第一筒状部一侧的位置上,与第二内筒体相向,并形成为在短边方向上大致平坦,在该设置部设置有由橡胶弹性体形成且厚度大致一定的限位部。由此,限位部形成为:在长边方向上隔着通孔与第二内筒体相向,并且在短边方向上大致平坦(在与主载荷施加方向垂直相交的正交方向上大致平坦)。若第二内筒体和第二筒状部在长边方向上大幅度进行相对位移,该限位部便会接触第二内筒体(正确地说,是包围第二内筒体的弹性体部分。以下,在有些情况下将第二内筒体和包围该第二内筒体的弹性体部分统称为第二内筒体一侧),该限位部因此具有将第二内筒体和第二筒状部在长边方向上进行的相对位移限制为规定量的功能。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将第二筒状部的筒孔形成为如所述日本专利第4046072号公报所公开的转矩杆那样从筒轴方向看呈多边形的形状,这在谋求提高弹簧特性的调整幅度、增加主弹簧无载荷长度以及将限位部形状多样化的方面比较有利。
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在这种具有多边形筒孔的转矩杆中会出现下述现象,即:当载荷施加在该转矩杆上,第二筒状部和第二内筒体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大幅度进行相对位移时,会发生位移量超过限位部所规定的最大行程量的位移。若发生位移量超过最大行程量的相对位移,发动机-变速器总成便会进行所设定的位移量以上的位移,有可能发动机-变速器总成以及其它部件或部位等相互干扰。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联结发动机-变速器总成等被支承体和车身的防振装置中,可靠地防止发生超过所设定的最大行程量的相对位移。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发明人研究上述现象发现,在具有多边形筒孔的防振装置,尤其是用来设置限位部的设置部在与主载荷施加方向垂直相交的正交方向上大致平坦的防振装置中,若第二筒状部和第二内筒体沿主载荷施加方向进行相对位移,换句话说,若所述第二内筒体沿着连接第一内筒体的筒轴和第二筒状部的筒轴且沿主载荷施加方向延伸的基准轴进行相对位移,接触与该主载荷施加方向垂直相交的设置部(限位部),则第二内筒体在该接触后进行的相对位移就受到限制,能够回避行程量从此时的行程量进一步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仓敷化工株式会社,未经仓敷化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94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龙门式地轨收排线机构
- 下一篇:三轴客车随动桥升降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