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9806.2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6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酒井雅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1/50 | 分类号: | B66B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装置,尤其涉及用于向轿厢提供电力的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使用连接在轿厢与控制盘之间的控制电缆来进行向电梯轿厢的供电。当控制电缆的长度伴随大楼的高层化而变长时,控制电缆为了支撑自重,因此变得更粗、更重。其结果,控制电缆的成本增大,并且曳引机所需的转矩增加。
与此相对,还提出了不使用控制电缆的电梯装置。在这种以往的电梯装置中,在井道内设置有从电梯控制盘提供电力和控制信号的电力供给线。并且,在轿厢和各楼层的层站附近,分别设置有受电部。并且,各受电部与电力供给线电磁耦合。此外,在各受电部与电力供给线之间,通过电磁感应以非接触方式进行电力供给和控制信号的传递。
此外,作为电力的供给方法,提出了连续提供在轿厢内消耗的电力的方法,以及在轿厢停靠时对搭载于轿厢的蓄电装置进行充电、在轿厢行进时利用蓄电装置的电力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22543号公报
在上述那样的以往的电梯装置中,需要在整个井道长度范围内铺设电力供给线,因此存在电力供给线的成本随着升降行程变长而变大的问题。
此外,在停靠时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方法中,在停靠时间的期间内,至少需要充满在行进到下一个停靠楼层为止的期间中所需的电力。与此相对,一般而言,在高扬程电梯中,提供给轿厢的电力也变大,需要大容量的蓄电装置,并且需要在停靠中的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充电。因此,需要大容量的供电装置以用于快速充电,用于快速充电的商用电源容量也变大,从而存在不实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能够提高搭载于轿厢的蓄电单元和井道侧的供电设备的有效利用度,提高向轿厢的电力供给的效率,且能够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轿厢,其设置有轿厢内设备;受电部,其设置于轿厢;蓄电单元,其设置于轿厢,蓄积由受电部接收到的电力;井道电力变换器,其设置于井道,将来自电源的电力转换为适于向轿厢进行供电的状态;以及供电部,其与井道电力变换器连接,向受电部供电,供电部部分设置在井道内的预定区间中,井道电力变换器和蓄电单元的容量是根据轿厢内设备的消耗功率、轿厢存在于设置有供电部的供电区间的时间以及轿厢存在于没有设置供电部的无供电区间的时间而决定的。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根据轿厢内设备的消耗功率、轿厢存在于设置有供电部的供电区间的时间以及轿厢存在于没有设置供电部的无供电区间的时间,来决定井道电力变换器和蓄电单元的容量,由此能够提高蓄电单元和井道侧的供电设备的有效利用度,从而提高向轿厢进行电力供给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图1的受电部、蓄电单元和轿厢电力变换器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轿厢存在于供电区间的时间和存在于无供电区间的时间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梯装置的变形例的结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电梯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井道;9:轿厢;11:商用电源;12a:第1井道电力变换器;12b:第2井道电力变换器;12c:第3井道电力变换器;13a:第1供电部;13b:第2供电部;13c:第3供电部;14:受电部;15:蓄电单元;17:蓄电装置;19:蓄电量检测电路(蓄电量检测部);20:轿厢内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在图中,在井道1的上部设置有机房2。在机房2中,设置有曳引机(驱动装置)3和控制曳引机3的控制装置4。曳引机3具有曳引机主体5和驱动绳轮6。曳引机主体5具有使驱动绳轮6旋转的曳引机电动机、和对驱动绳轮6的旋转进行制动的曳引机制动器。
在曳引机3的附近设置有偏导器轮7。在驱动绳轮6和偏导器轮7上卷绕有悬吊构件8。悬吊构件8例如由多根绳或多根带构成。
轿厢9和对重10在井道1内被悬吊构件8悬挂,通过曳引机3进行升降。
控制装置4进行包含轿厢9的升降的电梯装置整体的控制。控制装置4与商用电源11连接,从商用电源11提供电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98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