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元素纳米钒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9874.9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4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星动力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48;H01M4/6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2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元 纳米 动力电池 正极 材料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元素纳米钒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组合物。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池种类繁多,如一次电池、二次充电电池,又如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这些电池被广泛应用到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上。但这些电池的容量小、功率低、效率低,需采用多块电池并联及串联的方式提高功率和容量,以达到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但是同一种电池中的每个电池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多个电池的组合对电池性能产生较大影响,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元素纳米钒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组合物,提高动力电池比能量和容量,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元素纳米钒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正极活性物质 90%-96%;
导电剂 1%-7%;
粘结剂 1%-5%。
优选地,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91%-94%,所述粘结剂为2%-4%,为导电剂2%-5%。
优选地,所述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93%,所述粘结剂为3%,为导电剂4%。
优选地,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以下组分的一种或两种:
镍钴锰酸锂、五氧化二钒。
优选地,所述导电剂包括以下组分的一种或多种:
导电炭黑、导电石墨、鳞片石墨、钒纳米。
优选地,所述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多元素纳米钒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组合物,其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正极活性物质90%-96%、粘结剂1%-4%、导电剂1%-7%;动力电池采用涂布有本发明的多元素纳米钒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组合物的正极极片,可大大提高动力电池比能量、容量、安全性,同时还可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组分含量按表1指定的含量给定。
步骤一、将导电剂和正极活性物质混合均匀形成第一混合物;
步骤二、将粘结剂:聚偏氟乙烯加入装有溶剂的搅拌机中,然后置于45-55温度环境下真空搅拌2-3小时,形成第二混合物;
步骤三、向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加入所述第一混合物,然后置于25-35温度环境下真空搅拌6-8小时形成第三混合物;
步骤四、将上述第三混合物过150目筛1-2次,获得正极混合浆料;
步骤五、将上述正极混合浆料涂布于正极极片;
步骤六,将上述正极极片进行烘烤处理或常温常压下晾干后,正极极片表面物质即为本实施例的多元素纳米钒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组合物。
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溶剂为挥发性溶剂,将上述正极混合浆料涂布于正极极片后,对正极极片进行烘烤处理或者将其置于常温常压下自然晾干,其内部的溶剂将全部挥发。因此最后只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
将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正极极片应用到动力电池中,对该动力电池进行性能测量,测量结果参见表1。
实施例2
按表1中指定的各组分含量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将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正极极片应用到动力电池中,对该动力电池进行性能测试,测量结果参见表1。
实施例3
按表1中指定的各组分含量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将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正极极片应用到动力电池中,对该动力电池进行性能测试,测量结果参见表1。
实施例4
按表1中指定的各组分含量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将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正极极片应用到动力电池中,对该动力电池进行性能测试,测量结果参见表1。
实施例5
按表1中指定的各组分含量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将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正极极片应用到动力电池中,对该动力电池进行性能测试,测量结果参见表1。
实施例6
按表1中指定的各组分含量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将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正极极片应用到动力电池中,对该动力电池进行性能测试,测量结果参见表1。
实施例7
按表1中指定的各组分含量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将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正极极片应用到动力电池中,对该动力电池进行性能测试,测量结果参见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星动力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星动力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98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