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流系统次同步谐振分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0166.7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0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崇茹;李海峰;王伟;陈作伟;邓应松;林雪华;魏佛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黄家俊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系统 同步 谐振 分析 方法 | ||
1.一种交流系统次同步谐振分析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计算发电机轴系多质块模型的各个解耦模态自然频率其中,i=1,2…N,N为发电机多质块模型的质块总数;
步骤2:使用频率扫描法对待研究输电系统进行频率扫描,得到异步发电机效应谐振频率feA和暂态力矩放大作用谐振频率feC;
步骤3:若feA满足或feC满足则该为次同步谐振的主振频率,执行步骤4;否则不发生同步谐振,结束流程;
步骤4:在步骤3的基础上由feA和feC求得线路串补度KS并确定线路串补度的最小值KSmin;
步骤5:建立全系统方程,用特征值法在区间[0,KSmin]上求得各模态电气阻尼随串补度变化的曲线;当串补度为KSmin时,模态电气阻尼为负的自然振荡频率为次同步谐振的主振频率;模态电气阻尼在区间[0,KSmin]上为正时对应的区间为安全串补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系统次同步谐振分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自然频率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为第i个模态的自然频率;
T(i)为第i个模态的弹性系数;
M(i)为第i个模态的质量常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流系统次同步谐振分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T(i)和M(i)的计算公式为:
M(i)=QTMQ
T(i)=QTTQ
其中:
M为质块的质量系数矩阵;
T为弹性系数矩阵;
Q为特征向量阵,Q=M-1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01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码设备、接收设备、无线通信系统、打孔模式选择方法及其程序
- 下一篇: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