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耐喷淋抗冲击纳米介入式中压耐火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0200.0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8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姚秀艳;鲁学;赵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摩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295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12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喷淋 冲击 纳米 介入 式中压 耐火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传输电缆,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柔性耐喷淋抗冲击纳米介入式中压耐火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中压耐火电缆产品普遍采用电缆结构是:在绝缘线芯外设有隔离套,隔离套表面设有氢氧化铝为主要原材料无机物作为填充料、隔氧层和耐火层,达到阻燃耐火的目的。
但是,这类中压耐火电缆存在以下问题:
1、在空气中氢氧化铝无机物会吸湿现象,腐蚀铠装结构,而且隔离套制造工艺复杂,容易出空洞,导致填充物的水汽进入金属屏蔽层,导致铜带氧化,影响甚至破坏电缆的短路性能。
2、电缆弯曲性能差,刚性强,影响电缆的敷设安装。
3、电缆重量重,约是普通型号电缆重量的1.7倍左右。
4、中压耐火电缆可能不具有耐喷淋的性能。
5、中压耐火电缆不具有抗冲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耐喷淋、抗冲击、易于弯曲的、重量轻的中压耐火电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诸多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柔性耐喷淋抗冲击纳米介入式中压耐火电缆,包括电缆内芯和包在电缆内芯外的电缆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内芯包括若干绝缘线芯,所述电缆内芯与电缆外层之间设置有采用纳米技术制造的柔软型阻燃填充,所述电缆外层由内而外依次为第一复合耐火层、第二复合耐火层、铠装层、护套。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复合耐火层为有机耐火材料组成的复合耐火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铠装层为耐火型铠装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护套为纳米介入式耐火型护套。
本发明的耐火级别为最高的NH-IA标准,受火温度为950℃~1000℃,供火时间为90min,电缆可以达到延燃高度≤0.5m,自熄时间≤10s,对环境友好型,有利于环境和安全的洁净化火灾防治,具有良好耐喷淋抗冲击性能。
本发明包括的柔软型阻燃填充、第一复合耐火层、第二复合耐火层、铠装层,其材料是采用纳米介入式技术制造。从根本上解决隔氧层吸湿、腐蚀问题、弯曲性能差、不耐救火喷淋等问题。
本发明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柔性耐喷淋抗冲击纳米介入式中压耐火电缆,包括电缆内芯和包在电缆内芯外的电缆外层。
电缆内芯包括三个绝缘线芯1,绝缘线芯1绞合在一起。电缆内芯与电缆外层之间设置有采用纳米技术制造的柔软型阻燃填充2,电缆外层由内而外依次为第一复合耐火层3、第二复合耐火层4、铠装层5、护套6。
第一复合耐火层3为复合耐火材料组成,第二复合耐火层4为有机耐火材料组成的复合耐火层,能有效的阻止火焰的进入电缆内部。
铠装层5为耐火型铠装层,不但能有效的阻止火焰蔓延,而且弯曲性能好。
柔软型阻燃填充、第一复合耐火层、第二复合耐火层、铠装层,其材料是采用纳米介入式技术制造。从根本上解决隔氧层吸湿、腐蚀问题、弯曲性能差、不耐救火喷淋等问题。
护套6为纳米介入式耐火型护套。
本发明的耐火级别为最高的NH-I A标准,受火温度为950℃~1000℃,供火时间为90min,电缆可以达到延燃高度≤0.5m,自熄时间≤10s,对环境友好型,有利于环境和安全的洁净化火灾防治,具有良好耐喷淋抗冲击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摩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摩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02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抑制高次谐波的变频电缆
- 下一篇:基于点读技术的互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