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抽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0207.2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8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哲;贺安民;陈殿赋;安世岗;薛夏民;黄步青;周成军;秦波涛;张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昭林;项京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回采 工作 面上 瓦斯 方法 | ||
1.一种煤矿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抽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预先确定最佳抽采范围和钻场间距;
B、按照所述的钻场间距,设置钻场;
C、从每个钻场顶部向采空区方向倾斜向上钻一主钻孔,该主钻孔从冒落带到达裂隙带;
D、在裂隙带,从每个主钻孔向采空区方向倾斜向上钻多个分支钻孔,每个主钻孔的多个分支钻孔呈扇面状排布于所述最佳抽采范围内;
E、将各个分支钻孔与用于抽放瓦斯的抽放管路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斯抽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确定的最佳抽采范围包括:
A1、根据采煤工作面煤层顶板岩性情况及“上三带”的分别规律,确定出裂隙带范围;
A2、根据采动裂隙的“O”形圈理论及煤层顶板跨落角参数计算出倾向上的最佳抽采范围;
所述预先确定钻场间距为:预先根据钻采设备的性能、抽放条件及“上三带”的分布规律进行确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瓦斯抽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采设备的性能为:钻采设备的最长钻孔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瓦斯抽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采设备的最长钻孔长度为1000米;所述主钻孔长度与分支钻孔的长度之和为1000米;所述主钻孔长度为30-50米;所述钻场间距为950-970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瓦斯抽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将各个钻场等距离设置在煤层中,紧贴回风巷道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斯抽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钻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度-30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斯抽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钻场的多个分支钻孔在裂隙带内先倾斜向上,再弯折为水平方向;且每个钻场的多个分支钻孔相互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瓦斯抽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支钻孔倾斜向上的角度和长度根据钻场间距、裂隙带层位及煤层倾角计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瓦斯抽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支钻孔终孔之间的距离为5-10米;
多个分支钻孔倾斜向上角度相同为1-2度;多个分支孔的长度相同为950米-970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斯抽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为:从抽放泵站或抽放主管上引出一条抽放管路,将各个分支钻孔利用埋线管与该抽放管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02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音视频解码装置及车载外接式音视频播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涂饰木塑家具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