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合器盖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0310.7 | 申请日: | 201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4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玉;崔慧萍;许佳成;李文君;薛秋生;张子强;薛彦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71 | 分类号: | F16D13/71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器盖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离合器的轴向弹性完全依赖于安装在从动盘摩擦片之间的波形片,所以现有的离合器从动盘均采用铆钉铆接摩擦片与波形片、从动片,该结构从动盘在磨损到铆钉以后就不能使用,铆钉头以下摩擦材料完全浪费;同时,安装块状、环状粉末冶金、陶瓷摩擦材料摩擦片的从动盘因为无法安装波形片,造成离合器缺少轴向弹性,引起车辆起步发抖,从而限制粉末冶金、陶瓷摩擦材料在离合器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能够使离合器接合平顺性高的离合器盖总成。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离合器盖总成,包括压盘和膜片弹簧,所述压盘和膜片弹
簧之间夹持有可轴向伸缩的弹性支撑部件,所述弹性支撑部件包括蝶形弹簧、定位销和支撑块,所述蝶形弹簧设置在压盘上,定位销轴向连接在蝶形弹簧的两侧,支撑块横跨蝶形弹簧且两端滑动穿在定位销轴上。
上述压盘上设置有凹槽,所述蝶形弹簧设置在凹槽内,支撑块底部向下延伸有凸台,所述凸台底部与蝶形弹簧顶部相接触,支撑块顶部与膜片弹簧相接触,所述蝶形弹簧压下状态时,定位销末端不伸出支撑块外。
上述压盘和膜片弹簧之间沿压盘圆周面均匀夹持有12个可轴向伸缩的弹性支撑部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与之配套使用的从动盘就不再需要具有轴向弹性的结构(如波形片等),降低了成本;2.摩擦片直接粘接在从动钢片上不必用铆接,可以使摩擦片进行充分磨损,沿长使用寿命;3.粉末冶金、陶瓷摩擦材料可直接烧结在从动钢片上,使得新型耐磨耐高温摩擦材料在离合器上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4.保证了离合器的接合平顺性,还能在配套使用粉末冶金、陶瓷材料从动盘时不会引起车辆起步发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局部的弹性支撑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盘,2碟形弹簧,3支撑块,4定位销,5膜片弹簧,6凸台,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离合器盖总成,包括压盘1和膜片弹簧5,
压盘1和膜片弹簧5之间夹持有可轴向伸缩的弹性支撑部件,弹性支撑部件包括蝶形弹簧、定位销4和支撑块3,蝶形弹簧设置在压盘1上,定位销4轴向连接在蝶形弹簧的两侧,支撑块3横跨蝶形弹簧且两端滑动穿在定位销4轴上,支撑块3可沿定位销4滑动。
具体地说,压盘1上设置有凹槽7,蝶形弹簧设置在凹槽7内,支撑块3底部向下延伸有凸台6,凸台6底部与蝶形弹簧顶部相接处,蝶形弹簧压下状态时,定位销4末端不伸出支撑块3外。压盘1和膜片弹簧5之间沿压盘1圆周面均匀夹持有12个可轴向伸缩的弹性支撑部件。
举例说明:要在工作压紧力30000N的离合器盖总成中增加弹性支撑部件,具体实施方案是:选取碟形弹簧2的外径φ40mm,内径φ20.4mm,厚度1.5mm,自由状态下高度2.64mm,则单个碟形弹簧2在变形量0.8mm时的所需压力为2500N;定位销4直径φ6mm,长度19.5mm;支撑块3可沿定位销4向下滑动2mm(不考虑碟形弹簧2被压平限位的情况下),向上可沿定位销4滑动6mm,在离合器过分离的情况下,支撑块3也不会脱出定位销4。盖总成中均布12个碟形弹簧2,24个定位销4,12个支撑块3。在30000N的工作压紧力作用下,碟形弹簧2变形量为0.8mm,与轴向弹性量同为0.8mm的从动盘的实际效果相当。
其工作原理为:弹性支撑部件代替传统的刚性的压盘1凸台6,支撑块3可沿定位销4上下滑动。当离合器接合时,在膜片弹簧5压紧力作用下,碟形弹簧2受压缩变形,支撑块3同时受压沿定位销4轴向滑动,从而使压盘1作用于从动盘摩擦片上的压紧力与相应的摩擦力矩平稳增长,使离合器接合平顺。
上述实施例所述是用以具体说明本专利,文中虽通过特定的术语进行说明,但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熟悉此技术领域的人士可在了解本专利的精神与原则后对其进行变更或修改而达到等效目的,而此等效变更和修改,皆应涵盖于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范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0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双出油接头的具有残留阀的制动主缸
- 下一篇:多功能高效净化节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