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报废汽车拆解线的上线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0450.4 | 申请日: | 201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6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韦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7/00 | 分类号: | B62D67/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废 汽车 拆解 上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报废汽车拆解系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报废汽车拆解线的上线系统,用于将报废汽车移载至拆解平台上进行后续拆解工作。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的产量和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报废汽车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而现有的报废汽车拆解线,是通过人工操作将报废汽车移载至拆解线的前拆平台上开始进行拆解,由于是人工操作,导致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操作步骤繁琐、上线工作效率低和车身定位不精确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移载上线工作效率高的报废汽车拆解线的上线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报废汽车拆解线的上线系统,包括存车平台、叉车、高架吊具以及PLC模块,高架吊具包括悬置高架和设在悬置高架上的移载吊具,移载吊具在悬置高架上滑行,移载吊具与PLC模块连接,存车平台设在悬置高架的下方,叉车搬运报废汽车至存车平台上,移载吊具抓取存车平台上的报废汽车输送至拆解线的前拆平台上。
所述移载吊具包括在所述悬置高架上滑行的自行小车和与自行小车连接的抱臂,自行小车与所述PLC模块连接,在PLC模块的控制下,抱臂张开抓取所述存车平台上的报废汽车。
所述悬置高架悬挂连接在车间内的高空桁架上。
所述存车平台设在车间地面上,在车间地面上设有朝向存车平台方向引导所述叉车的固定导向装置。
所述固定导向装置为设在所述车间地面上的位于所述叉车的两侧的侧导轨。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全部机械化操作,报废汽车上线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增加生产工艺的可靠性,而且通过存车平台让此工段工作的叉车工人有充足的工作时间,减低叉车工人的工作难度;设置固定导向装置主要引导叉车车轮运行轨迹,使叉车上的报废汽车能正确的放置在存车平台上,便于报废汽车准确的被输送至前拆平台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叉车将报废汽车运送至存车平台上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存车平台;2、移载吊具;3、悬置高架;4、高空桁架;5、前拆平台;6、叉车;7、自行小车;8、抱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报废汽车拆解线的上线系统,为报废汽车拆解线的起始工段。上线系统包括存车平台1、叉车6、高架吊具以及PLC模块,高架吊具包括悬置高架3和设在悬置高架3上的移载吊具2,移载吊具2在悬置高架3上滑行,移载吊具2与PLC模块连接,存车平台1设在悬置高架3的下方,叉车6搬运报废汽车至存车平台1上,移载吊具2抓取存车平台1上的报废汽车输送至拆解线的前拆平台5上。移载吊具2包括在悬置高架3上滑行的自行小车7和与自行小车7连接的抱臂8,自行小车7与PLC模块连接,自行小车7上设有由PLC模块的控制的驱动抱臂8张开的电机,在PLC模块控制下,电机经传动机构驱动抱臂8张开抓取存车平台1上的报废汽车,PLC模块给自行小车7信号,然后自行小车7在悬置高架3上的横梁滑轨上滑行,将报废汽车运送至前拆平台5上,之后返回重新抓取下一台报废汽车。本发明上线系统全部机械化操作,报废汽车上线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增加生产工艺的可靠性,而且通过存车平台1让此工段工作的叉车6工人有充足的工作时间,减低叉车6工人的工作难度;
如图1和图2所示,悬置高架3悬挂连接在车间内的高空桁架4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存车平台1是设在车间地面上,在车间地面上还设有朝向存车平台1方向引导叉车6的固定导向装置,叉车6沿报废汽车车长的方向横向插入报废汽车下部,固定导向装置可以为设在车间地面上的位于叉车6的两侧的侧导轨,叉车6在两侧导轨之间运行,固定导向装置也可以为直接在车间地面上开设的引导叉车6车轮的地槽。设置固定导向装置主要引导叉车6车轮运行轨迹,使叉车6上的报废汽车能正确的放置在存车平台1上,便于报废汽车准确的被输送至前拆平台5上。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韦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韦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04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