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心衰的强心胶囊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0597.3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2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勤;徐衍义;周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长勤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9/04;A61K35/6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心衰 强心 胶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是一种治疗慢性心衰的强心胶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背景技术
引起慢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缺血性心肌损害,引起缺血性心肌损害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和冠心病。目前高血压、冠心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高血压和冠心病多引起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寻找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既有正性肌力作用,又能改善慢性心衰的心肌血液和能量供应不足状态,改善缺血性心肌损害的药物,是医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肌处于血液和能量供应不足的状态,过度长期应用强心甙类强心药物,将扩大心肌能量的供需矛盾,使心肌损害更为严重,而导致死亡率反而增高。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强心药物已有200多年的应用历史,可以改善心衰症状的事实是公认的,但大样本的研究证明它的远期效果并不能将低总死亡率,从心衰的总体治疗来看,单纯依靠正性肌力药物,仅仅着眼于暂时的症状改善,不能纠正心衰的病理生理变化,不能改善长期预后,而且强心甙类药物,有诸多的禁忌症和严重的毒副作用,限制了临床应用,只适用于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对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则属于禁忌。因此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一直是长期困扰医学界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心衰的强心胶囊,标本兼治,既有强心正性肌力作用,又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肌血液和能量供应不足的状态,而且还能逆转动脉粥样硬化,从根本上治疗缺血性心肌损害。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慢性心衰的强心胶囊,由下述原料药配伍、粉碎成细粉未后,装入胶囊制成;各原料药的质量份为:绵黄芪3-5份,红参3-5份,制附子3-5份,葶苈子2-10份,麦冬3-5份,五味子2-3份,玉竹2-3份,紫丹参3-5份,川芎2-3份,粉葛根3-5份,参三七3-5份,水蛭3-5份。
各原料药组成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绵黄芪4份,红参4份,制附子4份,葶苈子8份,麦冬3份,五味子2份,玉竹2份,紫丹参5份,川芎3份,粉葛根3份,参三七4份,水蛭4份。
药理作用:上述诸药配伍,其功能是:益气温阳,养阴活血化瘀。具有强心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排血量,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血,改善心肌代谢,保护心肌,逆转心室肥厚,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抗心律失常,抗血管、心肌增殖,抗炎、抗凝、抗血栓形成,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等多途径、多靶点,起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和禁忌症,对慢性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都有很好的疗效,尤其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最为适用,不仅能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还能纠正心衰的病理生理变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消退,改善缺血性心肌损害,改善心肌和血管重塑,改善心衰患者的长期预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药物组成:绵黄芪4份,红参4份,制附子4份,葶苈子8份,麦冬3份,五味子2份,玉竹2份,紫丹参5份,川芎3份,粉葛根3份,参三七4份,水蛭4份。
药物制备方法:将药物按比例粉碎成细粉末装入胶囊,每粒重0.5克。
基本资料: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提出的分级方案,诊断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0例,心功能III级者12例,心功能IV级者8例。服用实施例1的药物,服用方法:病情急性加重期、心衰症状明显时,每次服8-10粒,一日三次;病情缓解期,每次服4-6粒,一日三次。每疗程1个月。
临床效果分析:服用2个疗程后其中心功能III级者转变为I级6例,心功能正常6例;服用2个疗程后心功能IV级者转为I级6例,心功能正常2例。
典型病例:王XX,女,66岁,有高血压、冠心疯史10余年,心慌、气短,体力活动明显受限2月余,曾2次住院治疗,经彩超检查,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心电图检查,ST-T异常,T波倒置,左心室肥厚,逆钟向转动。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胶囊治疗一月后,心慌、气短明显改善,能从事较轻体力活动,服药半年后,经彩超检查:左室功能正常,心电图示:T波低平,左室高电压,能从事一般的体力活动,平时一般活动无任何不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长勤,未经周长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05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DFN、QFN的新型LED封装件
- 下一篇:一种LED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