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载电子设备间数字差分视频传输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11300.5 申请日: 2011-12-12
公开(公告)号: CN102522661A 公开(公告)日: 2012-06-27
发明(设计)人: 吴捷;童歆;胡娜;向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主分类号: H01R13/646 分类号: H01R13/646;H01R13/6473;H01R24/00
代理公司: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9 代理人: 孟建勇
地址: 2002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机载 电子设备 数字 视频 传输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视频传输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机载电子设备间数字差分视频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视频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具备高分辨率、高抗干扰性以及高稳定性等优点的数字视频,逐步替代了传统机载电子设备中的模拟视频。为保证数字视频进行长距离的稳定传输,必须采用差分传输的方式,例如目前机载电子产品中常用的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压差分信号)和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数字视频)视频接口,均是使用差分方式进行数字视频的传输。而采用差分方式对数字视频进行传输时,整个传输链路有严格差分和阻抗设计要求,并且随着视频分辨率的提高,差分和阻抗设计要求会更趋于严格。所以,随着数字视频传输应用的逐渐增多,视频传输链路的设计也成为极为重要的设计环节。

在机载电子产品中,视频传输的源端一般分布于载机的设备舱中,而终端一般为分布在载机的座舱显示设备中,根据不同的机型两者之间通常有3米以上视频传输距离,而在大型飞机中这个距离甚至可以达到15米。在目前的机载电子产品间进行差分数字视频传输,一般只使用普通的连接器和双绞线,这种设计在传输较低分辨率的模差分拟视频时,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在传输高分辨率的数字差分视频时,由于连接器和线缆的差分和阻抗特性的不匹配,视频信号的衰减会非常的严重。甚至在使用普通双绞线传输1024×76860Hz分辨率的LVDS或DVI视频信号时,会出现画面“雪花”或者“抖动”等由于传输衰减导致的显示效果严重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载电子设备间数字差分视频传输装置,其保证机载电子产品间高速视频传输链路的差分和阻抗特性的连续性,从而保证视频传输的稳定性、可靠性。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机载电子设备间数字差分视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Quadrax连接器接触体、第二Quadrax连接器接触体、第一四同轴线缆、第二四同轴线缆,第一四同轴线缆与第一Quadrax连接器接触体的一端连接,第二四同轴线缆与第二Quadrax连接器接触体的一端连接,第一Quadrax连接器接触体、第二Quadrax连接器接触体相互并列。

优选地,所述第一Quadrax连接器接触体、第二Quadrax连接器接触体都包括针孔、外壳、屏蔽压接环和线缆保护套,针孔的数量为四根,四根针孔以矩阵的方式排列,针孔设在外壳的一端,屏蔽压接环设在外壳和线缆保护套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四同轴线缆、第二四同轴线缆都包括第一对差分双绞线、第二对差分双绞线、内芯填充物、金属屏蔽层和外绝缘层,第一对差分双绞线、第二对差分双绞线分别与四根针孔压接组合,第一对差分双绞线、第二对差分双绞线包围内芯填充物,金属屏蔽层和屏蔽压接环压接,金属屏蔽层和外绝缘层依次包围第一对差分双绞线、第二对差分双绞线。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在机载电子产品中采用本发明,可满足高速差分视频信号差分和阻抗特性在传输链路上匹配要求,可满足高分辨率数字差分视频的长距离传输要求。并且,通过使用专用接触体和与之匹配的线缆,大大降低了视频电缆加工的难度,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随着机载电子产品中数字视频传输应用逐渐增多的,通过本发明可以解决数字视频传输过程中特有问题,具备传输衰减减少、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更长和加工更加简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使用的第一Quadrax连接器接触体和第一四同轴线缆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使用的第二Quadrax连接器接触体和第二四同轴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使用的Quadrax连接器接触体的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使用的Quadrax连接器接触体的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使用的四同轴线缆的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1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