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鸡肉磷脂含量的饲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1761.2 | 申请日: | 201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7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宁;王锦泉;任洪涛;林霖;吴秋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4;A23K1/06;A23K1/16;A23K1/175;A23K1/165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鸡肉 磷脂 含量 饲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饲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提高鸡肉磷脂含量的饲料。
背景技术
鸡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佳肴,鸡肉的品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改善鸡肉品质的途径主要有遗传育种、营养调控干预体内代谢以及改善屠宰加工条件等。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通过营养调控的方式改善鸡肉品质,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尤其利用工业副产品来调控肉用鸡的肉品品质,更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目前,肉用鸡普遍使用的饲料磷脂含量较低,进而导致鸡肉磷脂含量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鸡肉磷脂含量的饲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鸡肉磷脂含量的饲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成:玉米20~30份、小麦10~17份、豆粕6~20份、玉米干酒糟5~30份、大豆油脚5~11份、带壳大麦12~15份、玉米蛋白粉3~6份、磷酸氢钙2份、石粉1.5份、食盐0.4份、赖氨酸0.2份、蛋氨酸0.3份、复合酶制剂0.1份和添加量为0.5%的预混料,预混料的重量份数与其他原料重量份数总和之比为0.5:99.5。
所述的一种提高鸡肉磷脂含量的饲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玉米18~28份、小麦12~16份、豆粕11~15份、玉米干酒糟10~20份、大豆油脚7~9份、带壳大麦12.5~14份、玉米蛋白粉3.5~5份、磷酸氢钙2份、石粉1.5份、食盐0.4份、赖氨酸0.2份、蛋氨酸0.3份、复合酶制剂0.1份和添加量为0.5%的预混料,预混料的重量份数与其他原料重量份数总和之比为0.5: 99.5。
所述的一种提高鸡肉磷脂含量的饲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玉米20~25份、小麦13~15份、豆粕12~13份、玉米干酒糟13~18份、大豆油脚7.5~8.5份、带壳大麦13~13.5份、玉米蛋白粉4~4.5份、磷酸氢钙2份、石粉1.5份、食盐0.4份、赖氨酸0.2份、蛋氨酸0.3份、复合酶制剂0.1份和添加量为0.5%的预混料,预混料的重量份数与其他原料重量份数总和之比为0.5:99.5。
所述的复合酶制剂由植酸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组成。
所述的大豆油脚中含有50%的玉米粉。
所述的预混料是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预混料产品。
所述的一种提高鸡肉磷脂含量的饲料,适合肉用鸡从出壳至出栏期间使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饲料的有益效果是:营养丰富均衡,在满足肉鸡日需能量和营养的前提下,添加了大豆油脚。大豆油脚含有丰富的磷脂;在鸡饲料中添加大豆油脚,经过肉用鸡的生物加工可使磷脂在鸡肉中大量沉积。本发明饲料可有效提高鸡肉磷脂含量3~5倍,改善鸡肉营养价值,提高产品利润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采用的大豆油脚按照以下方法处理:从油脂厂获得大豆油脚,将玉米粉(粉碎粒度为500~700μm)与大豆油脚按1:1的比例混合,然后温度控制在60~70℃,干燥至水分在10%以下,冷却、粉碎至800~100μm,备用。
实施例1:本发明的能提高鸡肉磷脂含量的饲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玉米30份、小麦17份、豆粕20份、玉米干酒糟5份、大豆油脚5份、带壳大麦15份、玉米蛋白粉3份、磷酸氢钙2份、石粉1.5份、食盐0.4份、赖氨酸0.2份、蛋氨酸0.3份、复合酶制剂(市购)0.1份和添加量为0.5%的预混料(市购)0.5份。
预混料是肉用鸡生长期使用的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预混料产品。
复合酶制剂由植酸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组成。
制备上述提高鸡肉磷脂含量的饲料的步骤如下:
1、 分别取玉米、小麦、带壳大麦、豆粕、玉米干酒糟和玉米蛋白粉,粉碎至1000~1200μm,备用;
2、 将粉碎后的玉米、小麦、带壳大麦、豆粕、玉米干酒糟、玉米蛋白粉和大豆油脚进行混合,然后加入大豆油脚、磷酸氢钙、石粉、食盐、预混料、赖氨酸、蛋氨酸和复合酶制剂,混合均匀即可。
实施例2:本发明的能提高鸡肉磷脂含量的饲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玉米26份、小麦14份、豆粕13份、玉米干酒糟14份、大豆油脚9份、带壳大麦14份、玉米蛋白粉5份、磷酸氢钙2份、石粉1.5份、食盐0.4份、赖氨酸0.2份、蛋氨酸0.3份、复合酶制剂(市购)0.1份和添加量为0.5%的预混料(市购)0.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17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