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配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1977.9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6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淳;芹泽一史;各务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02M51/00 | 分类号: | F02M51/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珊;刘兴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多条引线在两个部件之间连接的电气配线结构。
背景技术
提出了将探测喷射进内燃机气缸内的燃料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放置进喷射器的主体,该喷射器将燃料喷射进内燃机的气缸。
另外,喷射器的主体一体地设有连接器,并且连接器的接线端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0-242574)。
附带地,本发明的发明人考虑了取消一体地放置到上述喷射器主体的连接器,并且考虑了在引出电连接到压力传感器的引线之后喷射器具有将引线与喷射器的主体分离地布置的连接器的接线端电连接的构造。
图7A和图7B示出了设有与喷射器1的主体分离的连接器2的喷射器1的考虑提案,并且连接器2通过六条引线3与喷射器1连接。
但是,利用该喷射器1的构造,例如如图8所示,当需要引线3被弯曲使用时,由于一些引线的弯曲半径R相比其它引线可能变得显著地小,所以存在难以弯曲引线3的问题。
特别地,当使用因为大电流等具有厚线直径的引线3时这种问题变为显著。
另外,由于在不同引线之间的回复力明显地不同,即由于回复力不平衡,所以在将喷射器1安装到内燃机之后即使要求引线3保持特定的弯曲方向也存在引线将被扭曲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阐述的问题已做出本发明,并且作为它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容易使引线弯曲的电气配线结构。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电气配线结构中,利用至少四条引线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连接的电气配线结构,包括:设有其中插入引线的第一插入部的第一部件,并且第一插入部布置成2行j列;和设有其中插入引线的第二插入部的第二部件,并且第二插入部成2行j列。
一对引线的一端插入第一插入部,并且在中间部分交叉之后该对引线的另一端插入第二插入部。
因此,当引线在每列的该对引线的交叉方向弯曲时,每条引线的弯曲半径变为基本相等。
另外,由于弯曲半径变为相对大,所以引线能够容易地弯曲。
进一步地,由于每条引线的回复力变为基本相等,即由于回复力的平衡变为足够,所以引线的扭曲很难出现。
更进一步地,由于难以在非交叉方向Y弯曲引线,所以易于保持引线的弯曲方向。
在根据第二方面的电气配线结构中,其中,所有引线具有相等的长度。
在根据第三方面的电气配线结构中,利用至少六条引线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连接的电气配线结构,包括:设有其中插入引线的第一插入部的第一部件,并且第一插入部布置成3行j列;和设有其中插入引线的第二插入部的第二部件,并且第二插入部成3行j列。
在每列的三条引线中,插入第一插入部的第二行的引线插入第二插入部的第二行,并且插入第一插入部的第一行的引线和插入第一插入部的第三行的引线在中间部分交叉之后插入第二插入部。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电气配线结构中,在每列的三条引线中,插入第一插入部的第一行的引线和插入第一插入部的第三行的引线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长于插入第一插入部的第二行的引线。
在根据第五方面的电气配线结构中,第一部件是喷射燃料进内燃机气缸的喷射器,并且第二部件是连接器。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A示出了其中采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气配线结构的喷射器的主视图;
图1B示出了图1A所示的喷射器的左视图;
图2A示出了图1A所示的喷射器的第一插入部的布置的示意图;
图2B示出了图1A所示的连接器的第二插入部的布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A所示的喷射器在使用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4示出了采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气配线结构的喷射器的图;
图5A示出了图4所示喷射器的第一插入部的布置的示意图;
图5B示出了图4所示连接器的第二插入部的布置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4所示的喷射器在使用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7A示出了喷射器的考虑提案的主视图;
图7B示出了图7A所示的喷射器的左视图;以及
图8示出了图7A所示的喷射器在使用状态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以下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应该理解,在以下实施例中,为了省略解释,等同或充分相似的部件给出相同的标号。
(第一实施例)
解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另外,图2A和图2B是均从图1A的顶部观察的视图(即,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19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件浇注装置
- 下一篇:车辆的排气装置及具有该排气装置的跨乘式四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