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膀胱肿瘤的药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2172.6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8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晋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墩鹏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膀胱 肿瘤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泌尿科的药物,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膀胱肿瘤的药物。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主要特点是发病率、复发率高、恶性程度低。据统计目前的发病率可高达30/10万,初次发病时70-80%的膀胱肿瘤为浅表乳头状瘤,但单纯手术切除复发率达50-92%。每次复发其病理分级增高,最终发展为浸润性癌转移而致死。目前,膀胱肿瘤的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效果不佳,有手术、放疗、化疗、化疗和免疫疗法四种主要的治疗方法。其中手术疗法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占75-80%的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治疗一般采用经尿道电切除、术后辅助腔内化疗的方法,但是该方法的缺点是复发率高、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复发率低、疗效好、副作用小、费用低的治疗膀胱肿瘤的药物。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治疗膀胱肿瘤的药物,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苦草4-6份,茑萝松6-8份,林问荆8-10份,茅瓜8-10份,附地菜10-12份,黄芪10-18份,绞股蓝6-8份,川断6-8份,肉桂8-10份,柴胡4-6份,川芎6-8份,陈皮4-6份,茯苓6-8份,淮山干片6-10份,麻黄4-6份,麦冬4-6份。
制备方法:将所有原料烘干并进行紫外线杀菌,然后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片剂。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三次,每次三粒。
临床观察:本发明对20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年龄34至70岁,男性120例,女性80例,均为膀胱肿瘤,表现为血尿、排尿困难、腰酸腰痛、发热等等。口服,每日三次,每次三粒,一个月为一疗程。
(1)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血尿、排尿困难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各项检查指标恢复正常。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大部消失,各项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好转,各项检查指标部分正常、部分不正常。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各项检查指标仍不正常。
(2)治疗效果:
临床治愈160例,占80%;显效20例,占10%;有效20例,占10%;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其中,两个疗程治愈30例,三个疗程治愈80例,四个疗程治愈50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复发率低,疗效好,副作用小,费用低,使用方便,无痛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治疗膀胱肿瘤的药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苦草5克,茑萝松7克,林问荆9克,茅瓜9克,附地菜11克,黄芪14克,绞股蓝7克,川断7克,肉桂9克,柴胡5克,川芎7克,陈皮5克,茯苓7克,淮山干片8克,麻黄5克,麦冬5克。
制备方法:将所有原料烘干并进行紫外线杀菌,然后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片剂。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三次,一次三粒。
实施例2
本发明的治疗膀胱肿瘤的药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苦草4克,茑萝松6克,林问荆8克,茅瓜8克,附地菜10克,黄芪10克,绞股蓝6克,川断6克,肉桂8克,柴胡4克,川芎6克,陈皮4克,茯苓6克,淮山干片6克,麻黄4克,麦冬4克。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苦草6克,茑萝松8克,林问荆10克,茅瓜10克,附地菜12克,黄芪18克,绞股蓝8克,川断8克,肉桂10克,柴胡6克,川芎8克,陈皮6克,茯苓8克,淮山干片10克,麻黄6克,麦冬6克。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墩鹏,未经晋墩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21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