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GSO卫星地球探测系统对深空探测系统的干扰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2367.0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0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孙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00 | 分类号: | G01V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gso 卫星 地球 探测 系统 干扰 确定 方法 | ||
1.NGSO卫星地球探测系统对深空探测系统的干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第一步,明确两个时变系统,即NGSO卫星地球探测系统和深空探测系统的轨迹参数
NGSO卫星地球探测系统和深空探测系统的轨迹参数包括历元时刻、卫星轨道高度、轨道倾角、升交点赤经、近地点幅角、真近点角和椭圆轨道的偏心率;
第二步,统一两个时变系统的参照系
将深空探测器的轨迹参数使用地心坐标系坐标来表示,得到两个时变系统的空间位置信息,即方位角、仰角和距离
第三步,明确两个时变系统的性能参数
所述性能参数包括卫星发射和接收系统特性、地球站发射和接收系统特性、载波功率特性、频率范围、地球站站址、业务链路特性及通信系统保护门限要求;
第四步,确定干扰分析关注的时间弧段
NGSO卫星地球探测系统对深空探测系统的干扰链路建立时间,与深空探测系统链路建立时间的重合部分,即为干扰分析过程中关注的时间弧段;
第五步,确定干扰分析总时间及采样频度
NGSO卫星地球探测系统和深空探测系统同时在轨的工作时刻为时间起点,NGSO卫星地球探测系统和深空探测系统的一方中卫星系统的寿命到期为时间终点,即干扰分析总时间;采样频度根据能够捕捉到的干扰发生数量决定;
第六步,确定干扰链路上的发射和接收增益及干扰链路距离长度
根据第五步确定的干扰分析总时间及采样频度,得到两个时变系统对应于干扰分析总时间内相应采样频度确定的每一时刻的空间位置信息,求得NGSO卫星地球探测系统对深空探测系统干扰链路上的发射和接收增益及干扰链路距离长度;
第七步,确定被干扰链路接收系统的功率谱密度
根据第六步计算得到的干扰链路上的发射和接收增益及干扰链路距离长度,计算相应采样频度确定的每一时刻的干扰信号到达被干扰链路接收系统,即卫星或地球站的功率谱密度;
第八步,确定同频干扰
根据被干扰链路接收系统的干扰保护标准,即可接受的干扰信号的功率谱密度的限值,将第七步计算得到的功率谱密度与限值要求做比较,若超过限值要求则说明该采样频度确定的时刻存在不可接受的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GSO卫星地球探测系统对深空探测系统的干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历元时刻的选取与所述两个时变系统的轨迹参数初始状态直接相关,对干扰技术结果有直接影响,通常选取卫星系统进入轨道的时间起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23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