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双弧兜孔保持架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2802.X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4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有;车世红;刘猛;赵文爽;于长伟;李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凯特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48 | 分类号: | F16C33/48;F16C33/56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卫茂才 |
地址: | 1163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双弧兜孔 保持 圆柱 滚子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结构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有特殊使用要求的精密大型设备上高精度、长寿命双列圆柱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双列圆柱滚子轴承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机床轴承。双列圆柱滚子轴承通常由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圆柱滚子和保持架组件构成。目前,国内一般机床采用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的轴承保持架结构有铜保持架、铁保持架、尼龙保持架等3种,其保持架兜孔都是单一弧型结构。在有特殊高精度、长寿命使用要求的精密大型设备上,用铜保持架、铁保持架达不到用户特殊使用标准,采用尼龙保持架又存在结构上的不合理,现在普通采用单弧形兜孔保持架是直兜孔保持架结构。这样的结构形式使滚动体与保持架之间形成有很大的接触面积,属于全包容状态,对轴承的润滑有影响。尤其在机床主轴高速旋转的状态下会产生很大的摩擦,使轴承发热。降低轴承使用寿命。这种结构的轴承保持架不适合轴承的高速旋转。
发明内容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材料、新结构的双列圆柱滚子机床主轴轴承,其保持架采用改性尼龙材料,可以抗低温、抗高温,在-30-+150度温差变化下,不影响轴承使用精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双弧兜孔保持架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其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圆柱滚子和保持架;轴承内圈滚道带有挡边,保持架套装在轴承内滚道上,圆柱滚子组装在两列保持架中,一个保持架兜孔装一个圆柱滚子,圆柱滚子从保持架的外径压到兜孔中;圆柱滚子与轴承外圈滚道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为双列保持架;所述保持架采用改性尼龙材料,采用双圆弧结构,靠近内径一端为一个圆弧结构,靠近外径一端为一个圆弧结构,保持架与圆柱滚子分两段接触。
所述改性尼龙材料是在尼龙材料中增加柔韧剂。
本发明与现有轴承相比,其优点在于:
1)保持架采用改性尼龙材料,这种材料是在现在有尼龙材料中增加柔韧剂,改变尼龙材料的内部组织发生变化,保证轴承保持架在-30-+150度之间有足够的工作强度,低温状态不脆裂,高温状态不软化变形;从而保证机床高精度回转需求。
2)保持架采用两圆弧设计,使得保持架与圆柱滚子分两段接触,其余空隙可以容纳润滑剂;两个圆弧即能起到引导滚动体的作用,又可以起到锁滚子的作用,使滚动体能装入保持架,又不能从保持架中掉出来;这种部分包容的兜孔保持架结构还能使轴承在使用的过程中减小轴承保持架与滚动体之间的摩擦,提供良好的润滑,进而降低轴承的发热。提高轴承使用寿命。
3)一套轴承采用双列保持架,比原来单列保持架装多列滚动体,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产品示意图;
图2是原有保持架的B-B剖视图;
图3是原有保持架A-A剖视图;
图4是保持架B-B剖视图;
图5是保持架A-A剖视图;
图中:1、轴承外圈,2、保持架,3、圆柱滚子,4、轴承内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带有双弧兜孔保持架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发明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带有双弧兜孔保持架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其包括:轴承外圈1、保持架2、圆柱滚子3和轴承内圈4;轴承内圈4滚道带有挡边,保持架2套装在轴承内圈4滚道上,圆柱滚子3组装在两列保持架2中,一个保持架2兜孔装一个圆柱滚子3,圆柱滚子3从保持架2的外径压到兜孔中;圆柱滚子3与轴承外圈1滚道相接触;所述保持架2采用改性尼龙材料,采用双圆弧结构,靠近内径一端为一个圆弧结构,靠近外径一端为一个圆弧结构,保持架2与圆柱滚子3分两段接触,滚动体在回转过程中,圆柱滚子3与保持架2的两段圆弧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凯特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凯特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28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