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独立悬挑单元式复合石材幕墙檐线及其安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3154.X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1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治国;陈华;朱清德;高天;杨金铎;黄成云;栾天;马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刘湘舟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宣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独立 单元 复合 石材 幕墙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幕墙檐线及其安装方法,特别是一种采用复合石材的幕墙檐线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悬挑式石材幕墙檐线作为一种建筑外装饰构件,极大的丰富了建筑物的外观造型。常规的石材檐线悬挑尺寸较小、与外墙整体装饰做法是一个整体,安装方法多采用格构式现场散拼散装。现场施工量大,安装及更换均不方便,同时,由于檐线与外墙成为整体,外墙玻璃块需要更换时,同时需拆除檐线和檐线龙骨,费工费时,且易造成装饰面板的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独立悬挑单元式复合石材幕墙檐线及其安装方法,要解决檐线装拆不便以及幕墙玻璃板块更换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独立悬挑单元式复合石材幕墙檐线,包括焊接在幕墙竖龙骨上的悬挑支撑件和安装在悬挑支撑件上的装饰条,所述装饰条为若干个檐线标准单元组成,所述檐线标准单元包括骨架、石材复合面板和连接角钢,所述石材复合面板通过石材专用连接螺栓固定在骨架的上面、下面、前面和后面,石材复合面板之间通过耐候胶粘接成整体,所述连接角钢设置在骨架两侧面,与石材复合面板和骨架共同形成U型槽口,所述悬挑支撑件插入U型槽口,并通过螺钉与连接角钢固定连接。
所述骨架为角钢焊接而成的箱体。
所述悬挑支撑件为钢板、H型钢、槽钢或方钢管。
所述连接角钢和悬挑支撑件之间垫有垫片。
所述檐线标准单元的高度为200mm,宽度为550mm,长度为1000~1300mm。
所述的独立悬挑单元式复合石材幕墙檐线的安装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玻璃幕墙安装阶段,将悬挑支撑件通过焊接固定在幕墙竖龙骨上;
步骤二,待玻璃幕墙施工完毕后,按照推入抽屉的方式使悬挑支撑件通过U型槽口穿入檐线标准单元内,檐线标准单元内侧面与玻璃幕墙之间留空隙;
步骤三,通过螺钉将檐线标准单元两端的连接角钢分别与两侧的两根悬挑支撑件连接固定;
步骤四,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逐节安装檐线标准单元;
步骤五,对已经安装完毕的檐线标准单元之间以及U型槽口与悬挑支撑件之间的留缝打胶。
步骤二中,所述檐线标准单元内侧面与玻璃幕墙之间留空隙为70~8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复合石材幕墙檐线采用标准单元形式,标准单元可在工厂实现集约化生产,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工作量,改善了作业环境,同时标准化可提高了加工制作的精度和质量,提高了加工拼装的效率,减少了成品损坏的可能性。
通过在标准单元上设置U型槽口,安装时,可采用简单的推拉抽屉式的安拆方式,安装或拆除作业比较便捷。同时需要更换玻璃幕墙板块时,只需去掉标准单元之间的连接,将标准单元整体取出,即可方便的拆除需要更换的玻璃板块,避免了单块拆除檐线面板和骨架,节约工时的同时,可有效放置拆装造成的面板破损。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幕墙的悬挑檐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檐线标准单元的平面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檐线标准单元安装在玻璃幕墙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
图6是图5的D-D剖视图。
附图标记:1-石材复合面板、1.1-上石材复合面板、1.2-下石材复合面板、1.3-前石材复合面板、1.4-后石材复合面板、2-骨架、3-石材专用连接螺栓、4-连接角钢、5-U型槽口、6-耐候胶、7-悬挑支撑件、8-幕墙竖龙骨、9-螺钉、10-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31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模系统、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MOS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