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供暖负载的离网型风电机组的功率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3448.2 | 申请日: | 201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5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林资旭;赵栋利;李海东;谷海涛;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9/14 | 分类号: | H02P9/14;H02P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供暖 负载 离网型风电 机组 功率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网型风电机组的功率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大功率风力发电有并网型与离网型两种机组。并网型风电机组多采用变速恒频风电机组,这种机组发电机转速可以在一个较大范围内运行,实现风电机组的最佳叶尖速比控制。该机组通过变流器实现在变速情况下馈入电网电能的恒频。变流器主要起到变频与能量管理的功能。在离网型机组中,由于输出电能不馈入电网,其能量直接加在负载之上,如何通过变流器的控制实现风电机组的最佳叶尖速比控制,最大限度的吸收风能是设计的重点。
由于我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风能资源,因此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对我国的环保事业、能源结构的调整,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有很大的意义。随着风电机组制造成本的降低,发电效率的提高,离网型风力发电发展前景十分巨大,应用领域更加广大。
采用电励磁同步发电机的全功率变流器机组在目前风电机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电励磁同步发电机可以通过调节励磁电流来调节定子侧电压输出幅值,控制较为灵活,特别适用于为固定阻值的供暖负载。
目前的现有技术对离网型风电机组的能量管理多体现在通过蓄电池实现,所能实现的机组的功率等级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功率风电机组的功率控制方法。本发明不需要采用蓄电池,通过变流器对定子电压的控制,实现风电机组的最佳叶尖速比控制,保持机组以最大的效率输出功率,对于风电机组,其功率外特性与并网型风电机组一致。
本发明采用电压传感器采集风电机组电励磁同步发电机定子电压,由变流器采用软件锁相环的方法计算出定子电压频率和有效值,并根据同步发电机极对数计算出实际发电机转速;变流器控制器根据风电机组最佳转速-功率曲线,构造出发电机转速-定子电压有效值曲线。本发明控制采用定子电压闭环的控制策略,通过调节变流器输出励磁电流的大小,在转速运行范围内控制发电机定子电压依据转速-定子电压有效值曲线变化。发电机定子电压经变流器内的二极管整流后转换为直流,在变流器的直流端连接固定电阻负载,通过固定电阻负载消耗功率实现供暖加热的功能。本发明中的功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当接收到风电机组主控启动指令后,变流器控制器通过电压互感器采集发电机定子电压,由变流器控制器计算出定子电压角速度ω,定子电压有效值Um,并根据发电机极对数p,依据公式(2)计算发电机转速n;
n=60ω/2pπ (2)
(2)根据给定的转速-功率(n-P)曲线,由发电机转速n、机组功率P、直流侧电阻R,依据式(3)构造转速-定子电压有效值曲线;依据所述的转速-定子电压有效值曲线,设定发电机定子电压有效值给定Usref;
(3)采用定子电压闭环的控制策略,将Usref减Um,所得差值经PI调节器后输出发电机励磁电流给定;将励磁电流给定减实际励磁电流Ire,所得差值经PI调节器后输出调试电压,该调试电压与控制三角波进行比较,输出PWM调制波,控制变流器电励磁单元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导通和关断,从而控制发电机定子电压达到给定值Usref;
(4)所述的定子电压经变流器的二极管整流桥后转换为直流电压,变流器直流电压幅值为定子电压幅值的1.35倍;
(5)将变流器直流侧电压加载在直流负载上,实现功率输出。
本发明按照最佳叶尖速比控制,实现在固定直流负载情况下机组效率最高,将风电机组的功率控制转换为对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控制,简化了变流器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离网型风电机组系统结构图;
图2离网型风电机组变流器拓扑图;
图3离网型风电机组变流器功率控制流程图;
图4离网型风电机组变流器软件锁相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34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二维迭代的多播波束赋形方法
- 下一篇:可无线遥控和音、视频输出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