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羽绒服饰片材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3880.1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4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宗仁元;范梅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千仞岗制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06 | 分类号: | B32B1/06;B32B3/26;B32B7/12;B32B9/0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羽绒 服饰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羽绒服饰片材,并且还涉及该羽绒服饰片材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的羽绒服饰的制作过程为:先是将面料和夹里即衬里裁剪成依需规格的底片;然后将面料和夹里缝合成筒子;再向筒子内充入羽绒并且拍匀拍平伏;接着用平缝机或类似的缝纫设备进行平缝,藉以将羽绒固定,以避免羽绒在筒子内跑位或称游动;最后缝制为成衣。上述制作方法中,向筒子内充绒的任务都是由工人手工担当的,充绒量难以掌握,对于同一批次的羽绒服饰而言,纵使由同一批工人担当充绒任务,往往存在此多彼少或彼多此少的现象,并且在充绒后拍匀、拍平的一致性也无法保证。就同一件羽绒服而言,不免存在或袖体部分厚、或衣体部分薄,以及,或衣体部分厚而袖体部分薄的状况,从而影响羽绒制品的质量。
上述影响羽绒制品质量的根源在于羽绒服生产厂商缺乏专业化的厂际协作配套意识所致,因为,目前我国的羽绒制品生产厂商大都处于各自为战,自布料至成衣在同一企业内一统到底(一稿到底)。毫无疑问,该现状对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具有制约性,并且不足以降低成衣的成本。因为,除了原材料成本上涨外,劳动力资源日趋匮乏,劳动力成本不断增长。
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羽绒絮片的加工信息,略以例举的如CN100207120C推荐的“一种复合式羽绒絮片的加工方法”、CN1544741A提供的“一种夹芯式羽绒絮片的加工方法”、CN101787619B介绍的“三层夹芯式复合羽绒絮片及其制造方法”、CN100441770C披露的“一种羽绒绒丝的加工方法”、CN1519410A揭示的“防钻绒羽绒复合絮片”、CN2178726Y公开的“羽绒-喷胶棉复合保暖絮片”、CN2582403Y公诸的“增强型羽绒保温片材”、CN202000089U推出的“羽绒絮片”和CN201657854U倡导的“超音波三层夹芯式复合羽绒絮片”,等等。
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及专利申请方案能够以专业化的生产方式满足量产要求,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而制成不同的克重。如果为羽绒服饰厂商应用,那么可以消除前述的不利因素。但是,由于羽绒的特殊性,因此依据目前的技术手段包括设备状况无法在不掺入其它纤维和/或包裹网状物的状态下形成羽绒絮片,并且将羽绒制成絮片后会失去羽绒的固有特色,例如蓬松透气性和手感等均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使最终的羽绒服饰名不符其实,尤其一经进入商业渠道还存在消费欺诈之嫌。
因此,如何既可使心绒服饰片材体现名符其实又能适于羽绒服饰厂商生产应用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于业界,并且始终期望解决,然而迄今为止既未在公开的文献中也未在实际的市场中披露有得以借鉴的技术信息的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并且在严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厂区进行了实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掺入异种材料而有助于保障羽绒制品的羽绒纯度、有利于获得所需克重而藉以满足羽绒制品生产厂商的使用要求并且有益于羽绒制品生产厂商节约劳动力资源和有便于体现结构简单而藉以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的羽绒服饰片材。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羽绒服饰片材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工艺步骤简单、无需苛刻的设备和遵从严苛的操作规程并且能保障所述羽绒服饰片材的技术效果的全面体现。
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首要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羽绒服饰片材,包括第一、第二布基和位于第一、第二布基之间的羽绒,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布基和第二布基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用于将第一、第二布基彼此面对面结合在一起的布基结合条,相邻布基结合条之间构成为彼此隔绝的充绒筒子,所述的羽绒位于所述的各充绒筒子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布基结合条包括第一、第二布基区隔本体和位于第一布基区隔本体或者位于第二布基区隔本体上的用于将第一、第二布基区隔本体彼此结合在一起的复合胶层。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布基结合条的宽度为1.5-5㎜。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复合胶层耐温范围为175-185℃。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复合胶层的厚度为0.03-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千仞岗制衣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千仞岗制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38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电致动器
- 下一篇:转换器以及与转换器连接的成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