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发药系统中药品识别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4550.4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8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艾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37 | 分类号: | B65G1/137;G06K9/64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金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系统 药品 识别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发药系统中药品识别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快速发药系统中盒装药的上药和发药基本通过人工来完成,一批药品在输送线上存入系统中,系统可根据处方信息进行盒装药品的自动调配发送,对药品进行信息化管理。然而在输送过程中,若有药品错误,则必须要通过人工操作来识别,并进行纠正动作,然而人工操作不能保证一定的准确性,还比较容易造成误操作,不能有效的控制药品的准确性。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快速发药系统中药品识别及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发药系统中药品识别及处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快速发药系统中药品识别及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快速发药系统开始发药;
S2、药品经过图像识别系统,触发图像识别动作;
S3、对比药盒的图像相似度,判断是否为正确药品;
S4、若是,将药品添加至快速发药;若不是,将药品剔除并发送报警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3具体为:
S31、对比药盒其中一面的图像相似度,判断是否为正确药品;
S32、若不是,对比药盒另一面的图像相似度,判断是否为正确药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31中的“药盒其中一面”与所述步骤S32中“药盒另一面”为药盒相对应的前后或左右或上下两个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还包括:
若药品经过图像识别系统未触发图像识别动作,则快速发药系统重新开始发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1前还包括:
对药品药盒的两个面图像进行取样;
保存图像至数据库服务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4还包括:
将药品添加至快速发药后,将药品信息更新到数据库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图像识别系统与数据库服务器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图像识别系统包括CCD图像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中预设有图像相似度阈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3具体为:
对比药盒的图像相似度,判断是否大于系统预设的图像相似度阈值,若是,则为正确药品,若不是,则不为正确药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图像识别系统对比药盒的图像的相似度来判断药品信息,可将错误药品进行剔除,提高了快速发药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快速发药系统中药品识别及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图1中步骤S3的具体流程图。
图3为图1中步骤S1前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快速发药系统中药品识别及处理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快速发药系统中药品识别及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快速发药系统中药品识别及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快速发药系统开始发药。快速发药系统的发药动作可通过PC端控制,快速发药系统接收到PC端的命令后,即可开始发药;
S2、药品经过图像识别系统,触发图像识别动作。若药品经过图像识别系统未触发图像识别动作,则快速发药系统重新开始发药。其中该图像识别系统与数据库服务器相连接,图像识别系统至少包括CCD图像传感器,CCD图像传感器能够把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再传送回数据库服务器中;
S3、对比药盒的图像相似度,判断是否为正确药品。数据库服务器中预设有图像相似度阈值,将图像识别系统传送回得信息与数据库内的图像信息进行相似度比对,判断比对得到的相似度是否大于系统预设的图像相似度阈值,若是,则判定为正确药品,若不是,则判定为错误药品;
S4、若是,将药品添加至快速发药;若不是,将药品剔除并发送报警信息。进一步地,将药品添加至快速发药后,对数据库进行实时更新,将药品信息添加到数据库中。
其中,参图2所示,步骤S3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艾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艾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45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物雨水漏水路径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活性污泥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