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具封边条剥离强度测试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4563.1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0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谭洪汝;谢志昆;雷厚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华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561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具 封边条 剥离 强度 测试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剥离强度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具封边条剥离强度测试夹具。
背景技术
封边条是对家具板材的断面进行保护、装饰、美化的材料,其主要功能是对板材断面进行固封,达到免受环境和使用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对板材的破坏。生产时需要对封边条与板材进行封边装饰后的样品的粘接力进行剥离强度测试。
现有的剥离强度测试设备可以做各种纸张、薄膜橡胶、塑料、纺织物、防水材料、无纺布、金属丝、金属箔、金属片力学的纵向拉伸、横向拉伸、撕裂性能等力学性能测试,复合材料、复合膜、不干胶等的剥离、剪切强度测试等。剥离强度测试设备做以上各种材料的测试时,需要配备各种专用夹具。
申请号为201020183713.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皮革或面料包覆硬质基材复合材料90°剥离试验夹具,包括一U型框架和两个光滑轴,所述两个光滑轴包括第一光滑轴和第二光滑轴;所述第一光滑轴和第二光滑轴平行设置在所述U型框架的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之间;试验机带动皮革或面料穿过所述第一光滑轴和第二光滑轴之间的空隙,所述皮革或面料与硬质基材剥离过程中一直保持90°直角。该剥离试验夹具可以准确、高效地检测出皮革或面料与硬质基材90°剥离时的粘接力。
但是,上述剥离试验夹具无法应用于封边条与板材进行封边装饰后的样品的粘接力进行剥离强度测试。且现有的剥离强度测试设备的夹具主要应用于薄的覆面材料,没有针对封边条与板材进行封边装饰后的样品的粘接力进行剥离强度测试的夹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家具封边条剥离强度测试夹具,其可以对封边条与板材进行封边装饰后的样品的粘接力进行剥离强度测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
一种家具封边条剥离强度测试夹具,它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设有两个支柱,两个所述支柱之间设有容置区,每个所述支柱的上方设有一个支撑刀具,所述支撑刀具与所述支柱可拆卸地连接;还包括压头,所述压头设置于所述容置区的正上方。
其中,所述支撑刀具与所述支柱通过螺钉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刀具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呈椭圆形。
其中,所述支柱的上表面为一斜面,支撑刀具倾斜地设置于支柱的上方。
其中,所述斜面与所述支柱的竖直面的夹角为60°~80°。
优选地,所述斜面与所述支柱的竖直面的夹角为76°。
其中,所述支撑刀具设有刀尖,所述刀尖的夹角为30°~60°。
优选地,所述刀尖的夹角为45°。
其中,所述支撑刀具的厚度为5mm以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刀具的厚度为5mm ~1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一种家具封边条剥离强度测试夹具,它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设有两个支柱,两个所述支柱之间设有容置区,每个所述支柱的上方设有一个支撑刀具,所述支撑刀具与所述支柱可拆卸地连接;还包括压头,所述压头设置于所述容置区的正上方。选用万能拉伸试验机进行剥离强度测试,将本发明安装于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时,将封边条与板材进行封边装饰后的样品放置于的两个支撑刀具的上方,两个支撑刀具顶住样品,防止样品位移,万能拉伸试验机带动压头对样品施以压力,并得出样品的剥离强度数据。本发明的支撑刀具与支柱可拆卸地连接,可根据不同的样品需求而更换支撑刀具,使测试结果更精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家具封边条剥离强度测试夹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家具封边条剥离强度测试夹具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家具封边条剥离强度测试夹具的支撑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家具封边条剥离强度测试夹具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基座 2——支柱 3——容置区
4——支撑刀具 5——螺钉 6——螺孔
7——样品 8——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华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华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45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酚A伪模板分子印迹搅拌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吊篮式高层建筑消防灭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