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流板和使用该导流板的平板式生物反应器及设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4839.6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2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尤学一;王淋淋;季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使用 平板 生物反应器 设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升式平板生物反应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控制导流板或导流筒凹凸起伏的周期数及幅度,来实现反应器所培养生物的最佳流速、湍流混合及气液传质条件的导流板和使用该导流板的平板式生物反应器及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广泛应用于植物细胞培养及发酵工业,依据曝气位置的不同分为内循环式和外循环式两大类,在气体的带动下,反应器的流动性较其他生物反应器更均匀,随着液体携带气泡在反应器内循环流动,可实现良好的气液混合,但该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在高密度培养生物时混合不够均匀。此外,用该反应器培养光合生物,如微藻、光合细菌时,在特定的通气条件下,混合能力有限,加上生物间的相互遮挡,在反应器靠近光照区域,会出现“光抑制”现象,而远离光照的区域则出现“光限制”现象,极大的影响反应器内生物的生长。而加大通气量来增强湍流混合时,在当前普遍采用的平直导流板或平直导流筒的反应器内,培养液的循环液速也会随之增大,同时会出现较强的湍流扰动,将对大部分适于低流速、小扰动环境条件下生长的藻类及菌种带来不利影响,进而降低反应器的生产能力。
当前对生物及光生物反应器开发研究,主要致力于改变反应器内置导流板或导流筒的结构参数,如导流筒的高径比,导流筒安装位置,导流筒所形成的下降区与上升区截面面积比等,来提高反应器内气液传质与混合,但这些优化方式对实现光合生物在光照区的混合,尤其是光照方向的径向混合作用不大。同时未解决增大通气量带来培养液循环流速过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液传质效率改善明显,培养液混合均匀,光照方向湍流混合均匀,光能利用率高的导流板和使用该导流板的平板式生物反应器及设置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流板和使用该导流板的平板式生物反应器及设置方法,平板式生物反应器的导流板是凹凸起伏的波浪形结构导流板。
所述的波浪形结构是圆弧形波浪结构、三角形波浪结构、梯形波浪结构和矩形波浪结构中的一种。
所述的波浪形结构导流板的前一个最高峰的峰点到下一个最高峰的峰点之间为一个周期,所述的波浪形结构导流板所具有的波浪有1.5个周期到50个周期。
一种具有波浪形结构导流板的平板式生物反应器,包括有反应器罐体,设置在反应器罐体顶部的气体出口和培养液进口,设置在反应器罐体底部的培养液出口和曝气装置,所述的反应器罐体内对称的设置有一对波浪形结构导流板,两个对称设置的波浪形结构导流板所构成的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均为向外扩展的喇叭状开口。
所述的波浪形结构是圆弧形波浪结构、三角形波浪结构、梯形波浪结构和矩形波浪结构中的一种。
所述的波浪形结构导流板的前一个最高峰的峰点到下一个最高峰的峰点之间为一个周期,所述的波浪形结构导流板所具有的波浪有1.5个周期到50个周期。
所述的波浪形结构导流板的峰高a:0<a<b/2,其中,b是两个波浪形结构导流板的波浪中心线c之间的距离。
一种平板式生物反应器的波浪形结构导流板的设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所培养生物生长的需求,确定该平板式生物反应器的通气量或通气速度,并计算一分钟内通入平板式生物反应器内气体的体积,再结合平板式生物反应器内实际培养液体积,得出一分钟内通入气体体积与平板式生物反应器培养液体积的比值,将该比值定为通气比,
通气比R:R=V2/V1,其中:V1平板式生物反应器内实际培养液体积;V21分钟通入平板式生物反应器中气体的体积;
2)根据得出的通气比,确定平板式反应器所采用的具有凹凸起伏的波浪形结构导流板(11)的波浪周期数及幅度;
3)将具有凹凸起伏的波浪形结构导流板安装在平板式生物反应器内所设定的导流板设置位置上。
当所述的通气比R在0-0.25时,所述的波浪形结构导流板的峰高a:0.025b≤a≤0.1b;当所述的通气比R在0.25-0.5时,所述的波浪形结构导流板的峰高a:0.125b≤a≤0.25b;当所述的通气比R高于0.5时,所述的波浪形结构导流板的峰高a:0.3b≤a≤0.35b,其中,所述的b是两个波浪形结构导流板的波浪中心线c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48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脑横机接针及集圈控制机构
- 下一篇:机柜服务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