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豆粕专用的通风干燥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4977.4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9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锡潜;牛祥臣;徐振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禹王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10 | 分类号: | F26B17/10;F26B25/00;A23L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251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豆粕 专用 通风 干燥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干燥设备,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在低温条件下,豆粕专用的通风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广泛适用于化工、轻工、医药、食品、塑料、粮油、矿渣、制盐、糖等行业的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干燥、冷却、增湿等作业,对物料的粒度限制范围为30μm~5mm。
其结构如下:主要由上盖体4、床身8、床面6、振动电机10、机架13等组成。安装时要求进行水平校准:为避免振动造成不利因素,要求该机安装在一楼地面,以水泥基础为宜。而且其基础应处于水平位置,(其水平误差控制在1/1000以内),基础深不小于500mm,如流化床安装后,床面依然倾斜,应用衬垫予以垫平,否则,将会造成处理物料的单坡移动,厚薄不匀,引起热风偏流,影响干燥效果。
工作原理是:物料自进料口1进入机内床面6,在振动电机10产生的振动力作用下,物料沿水平方向抛掷向前连续运动,由给风管11吹入的冷风向上穿过流化床同湿物料换热后,湿空气经旋风分离器除尘后由排风口排出;干燥物料由出料口14排出。使用的床面6是冲孔筛板,风向由下垂直向上。
低温食用豆粕大部分为片状,粒度为15mm左右,少部分为粉末状,粒度范围为几微米,低温食用豆粕粒度大,范围跨度也大,且低温豆粕的流动性较弱。当普通振动流化干燥床用于低温食用豆粕时,原有技术不允许床面倾斜,冲孔筛板的风垂直向上。物料向前移动的速度小,振动流化床处理量大大下降,若单纯增大振动电机振幅不仅增产效果不明 显,且增加电机负荷,同时造成片状豆粕遭到破坏,导致粉末增多,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原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床面水平导致处理量下降,豆粕粉末增多,效益下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豆粕专用的通风干燥设备,可以增加低温粕烘干的处理量;保持甚至提高低温粕的烘干降温效果;减少振动电机负荷;不会明显增加低温豆粕的粉末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低温豆粕专用的通风干燥设备,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盖体和床体,以及上盖体和床体形成的内腔,还设有一供豆粕流过的床面,所述床面将内腔分为上、下两部分,床面下方设置一可使床面振动的振动电机,所述豆粕以倾斜5°的角度流过床面;所述床面上规则地设置有鱼鳞孔,所述鱼鳞孔的开口朝向右方。
优选的是,所述干燥设备与地面水平设置,其床面的左端相对于水平位置高于其右端5°。
优选的是,所述床面在干燥设备中水平设置,所述通风干燥设备相对于地面倾斜5°放置。
优选的是,所述床体的下端设有供安装用的左、右机架,所述左机架高于右机架,所述左机架和右机架的高度差使得通风干燥设备相对于地面倾斜5°。
优选的是,所述左、右机架和地面之间还垫有防振橡胶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床面倾斜外加鱼鳞孔的设计,从而使风偏流,不会出现低温豆粕的单坡移动,其也不会出现向出口大量滑落的现象,床面倾斜的角度处于低温粕的流动平衡范围。低温豆粕的烘干处理量最低提高了50%,从20t/h提高到了30t/h。低温粕烘干效果未下降,低温豆粕温度从70℃降到比环境温度高5℃。而且其机械性能得到了改良,降低了振动电机的负荷,延长了电机寿命。5°的倾斜角对设备的机械性也不造成影响,还使豆粕中的含粉量下降。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通风干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通风干燥机的工作原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低温豆粕专用的通风干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温豆粕专用的通风干燥设备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床面的剖视图。
1-进料斗;2-引风管;3-吊耳;4-上盖体;5-观察窗;6-床面;7-清扫口;8-床体;9-起吊耳;10-振动电机;11-给风管;12-防振橡胶弹簧;13-机架;14-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禹王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禹王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49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通数模转换器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带润滑油泵的变速器和变速器结构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