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泥合成燃料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6150.7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3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苏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韶华 |
主分类号: | C10L5/46 | 分类号: | C10L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合成 燃料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合成燃料,特别是一种能把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80%含水)经深度脱水、干化、无害化、混料合成与标准煤燃烧性能与热值相当且环保值更优的燃料。
背景技术:现有技术将含水80%的污泥深度脱水,干化至含水40%的污泥消耗的热能大、成本高,且混合料中添加的原煤比例高,不利于节能和节约成本。
发明内容:本发明将含水80%的污泥先加入辅料,使其无害且利于机械式深度脱水至含水50%以下,然后再烘干至含水30%,再与地沟油、原煤和防腐剂等辅料混合生成污泥合成燃料,有利于节能和节约成本。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解决方案是:污泥燃料的合成,包括一个污泥(含水80%)储料仓、一台输送机、一种1号辅料及添料装置,一台搅拌机、一台钢带式压滤机、一台切碎机、一台污泥热风烘干机、一种2号辅料及添料装置、一台混料机、一台蜂窝煤成型机、一台平板运输机、一台电气自动测量控制柜及几组连接封闭挡板组成。所述输送机将储料仓中的污泥(含水80%)送到搅拌机中,与由所述的添料装置送来的1号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搅拌均匀,自动送入钢带式压滤机中强力压榨脱水至含水50%以下的泥饼;经所述切碎机将泥饼切碎,并送入污泥热风烘干机中烘干至30%;自动进入所述混料机中,与由所述的添料装置送来的2号辅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并自动进入所述蜂窝煤成型机制成蜂窝型煤,然后被所述平板运输机送往储料场堆放;所述设备按所述流程顺序摆放,相互衔接安装,衔接处均采用连接挡板封闭,并由所述电气自动计量控制柜完成对配料、水份、温度及系统运行的自动计量和控制。所述1号辅料是由石灰、秸秆屑或木屑及灭菌除臭剂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用以破坏污泥细胞组织,利于脱水、脱硫及灭菌除臭;所述2号辅料由地沟油、防腐剂和标准原煤等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以改善污泥燃料燃烧性能和提高热值,使其与标准原煤相当,热值达5000大卡/kg以上,更加环保,并能长期存放。所述污泥热风烘干机排气口带有换热节能装置和消烟除尘装置,其热风源可用生产场地周边的锅炉尾气,也可使用污泥燃料产生,所述输送机可用螺杆泵也可用输送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有效地消化了城市生活和工业废水产生的污泥,变害为宝,合成了与标准原煤可燃性能与热值相当,更加环保的燃料。
2,所用设备均为普通标准化设备,投资小、占地少、设备容量及产能可视每天所需处理的污泥量设定。
3,利用石灰、秸秆屑或木屑辅助带式压滤机,最大限度实现了对污泥深度机械脱水至含水50%以下,再辅助以热风干化,使含水80%的污泥深度脱水至含水30%,所消耗的热能仅是单一采用热风干化耗能的1/4,降低污泥合成燃料生产成本150元/吨以上。
4,利用高热值地沟油配合原煤改善污泥燃烧性能和提高热值,废物利用率更高、原煤节约更多。
5,设备运营为封闭状态下自动运行,生产环境优化,工人劳动强度低。
附图说明:附图为本发明优选例工艺流程示意图。图中1为污泥(含水80%)储料仓,2为螺杆泵,3为搅拌机,4为钢带式压滤机,5为泥饼切碎机,6为污泥热风烘干机,7为混料机,8为蜂窝煤成型机,9为平板输送机,10为1号辅料添料装置,11为2号辅料添料装置12为设备之间衔接处封闭挡板,13为电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优选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知,输送机【2】选用螺杆泵;污泥热风烘干机【6】选用燃烧污泥合成燃料产生的热风;所述螺杆泵【2】将储料仓【1】中的污泥(含水80%)送到搅拌机【3】中,与1号辅料装置【10】送来的1号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自动送入钢带式压滤机【4】中经强力压榨脱水至50%以下,自动送入泥饼切碎机【5】中切碎成1cm大小的颗粒,自动送入污泥热风烘干机【6】中干化至含水30%的散料,自动送入混料机【7】中与2号辅料装置【11】送来的2号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自动送入蜂窝煤机【8】中制成蜂窝状型煤,自动送入平板输送机【9】,送往储煤场堆放。所述设备按所述流程摆放,相互衔接安装,衔接处均采用连接挡板【12】封闭,所述电气自动测量控制柜【13】完成对系统配料、水份、温度的自动计量控制和系统运行的自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韶华,未经苏韶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61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