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胞功能衰退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的联合治疗及药物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6343.2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4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矶瑜;徐又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本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3/14 | 分类号: | A61K33/14;A61K33/42;A61P19/10;A61K33/00;A61K33/04;A61K33/06;A61K33/16;A61K33/18;A61K33/22;A61K33/24;A61K33/26;A61K33/30;A61K33/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 功能 衰退 引起 骨质 疏松 联合 治疗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优化领域-因细胞功能衰退而引起的退行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和/或骨折和/或骨矿物质密度(BMD)丢失的抑制、阻止、预防和治疗及减少其发病率。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预防、阻止、抑制因细胞功能衰退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和/或骨折和/或BMD减低或减少其发生的风险的方法, 包括给予施用对象一种可药用的钾镁钙钠组合基团和可药用的生物痕量元素的组合基团和/或其类似物、衍生物、异构体、代谢物、药用产物、水合物、N-氧化物、或其任意的组合。
背景技术
细胞生理性衰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内分泌、免疫、神经、结缔组织及心血管系统的变化上,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尤为严重。其一是各种激素水平的变化,二是靶器官对其敏感性的变化。当然内分泌腺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发生障碍,从而导致各个系统功能发生复杂的改变。变化最明显的是性腺。衰老时性激素生成能力下降。肾上腺雄激素分泌减少一半,甚至完全消失;甲状旁腺功能下降,激素分泌减少,对低血钙的分泌反应也下降。
细胞衰老是老年退行性疾病发病的共同基础,所引起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是器官衰老、萎缩、机能减退的根本原因之一。老年骨质丢失、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与内分泌的增龄变化,尤其是性激素的改变有直接的关系。内分泌失调,尤其是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骨质疏松症,慢性前列腺炎就是最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退化,骨矿物质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骼脆性增加,从而导致骨骼骨折发生的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性疾病。当骨量丢失超过峰值骨量的30%时,随时有发生骨折的可能。
根据2008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中国会员单位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已是世界上拥有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多的国家,约有患者9000万,约占总人口的7%。中国每年因骨质疏松症而并发骨折的发病概率超过9%,并有每年增高的趋势。我国有2.1亿人低骨量,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无论男女,在50岁以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概率开始明显增高,女性尤著;60岁以上时,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约为40%~50%,男性约为20%。
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日益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因骨质疏松导致髋关节骨折其1年内病死率达20%,生存1年以上者约25%丧失活动能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国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6.3%-24.4%,尤以高龄(80岁以上)女性老人为甚。
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最有效的药物:
从骨代谢的角度来说,骨质疏松是骨重建过程失衡的结果,当骨吸收多于骨形成时,形成骨量负平衡,即可导致骨质疏松;反之则可修复骨的破坏和吸收。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就在于调整失衡的骨重建过程。根据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理机制,一般将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按作用阶段分为三类:
(1)以抑制骨吸收为主的骨吸收抑制剂:雌激素(Estrogen)、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 SERMs)、双磷酸盐(Bisphosphonates,BP)及降钙素(Calcitonin,CT);
(2)以促进骨形成为主的骨形成促进剂:氟制剂(Floride)、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雄性激素及蛋白同化激素(Anabolic steroids);
(3)骨矿化物: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等。
虽然上述药品在大量临床治疗中都获得了优秀的治疗效应,但它们服用后产生的副作用也越来越受人关注:
雌激素(Estrogen)长期应用雌激素的不良反应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以及心血管意外及血栓栓塞的增加等。
性雌激素 (SERMs)的不良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腿痛性痉挛、严重的静脉血栓栓塞。
双磷酸盐( Bisphosphonates, BP)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呕吐、皮疹、腹泻、头晕、腹痛、肌肉骨骼痛、疼痛、头痛、过敏样反应、胸痛、流感样症状、溃疡性口炎、低钙血症、心悸、厌食、消化不良、水肿、眼部症状等。
降钙素(Calcitonin,CT)不良反应有 1、可以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轻度的面部潮红伴发热感。这些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静脉注射比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给药更常见。2、罕见的多尿和寒战已有报告。在罕见的病例中,给予本品可导致过敏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或全身性皮肤反应。据报道个别的过敏反应可导致心动过 速、低血压和虚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本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本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63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