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旋1,1'-联-2-萘酚的手性拆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6474.0 | 申请日: | 201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6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郑明贤;赵珺;章慧;张智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9/14 | 分类号: | C07C39/14;C07C37/68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旋 萘酚 手性 拆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旋1,1′-联-2-萘酚,尤其是涉及一种消旋1,1′-联-2-萘酚的手性拆分方法。
背景技术
包结拆分法是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化学家Toda教授发明的。手性主体化合物通过氢键及分子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如π-π作用等,选择性地与客体分子中的对映异构体形成稳定的超分子化合物(包结络合物,简称包结物)。通过难溶包结物的解离,即可实现对映体的分离(冯小明,等.有机化学,2000,20(2):131-137)。BINOL的2个羟基官能团有很好的反应活性,可与手性试剂反应成酯或成醚,得到非对映异构体,利用其性质差异可进行拆分,最后经纯化、解离,获得对映纯产物。迄今已有许多外消旋BINOL的化学拆分方法,主要包括成酯法、成醚法、络合结晶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拆分剂合成繁琐、拆分剂原料昂贵、原料和溶剂对环境不友好,非对映异构体或包结物难以解离等缺点,并不适用于精细化工生产的中试放大。Toda等以价廉的天然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季铵盐拆分剂,利用包结法成功拆分了1,1′-联-2-萘酚(Toda F,Tanaka K.Chem.Commun.,1997,12(10):1087-1088)。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绿色高效、以CH3I代替极易挥发且污染严重CH3Br合成的手性季铵盐为拆分剂的消旋1,1′-联-2-萘酚的手性拆分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拆分路线如下:
其中,R1、R2不相同,R1、R2分别代表仲丁基或羟甲基;上标+、-分别代表代表带1个正电、1个负电;BINOL代表1,1′-联-2-萘酚;Ether代表乙醚;R代表其该手性化合物的绝对构型为R;S代表其该手性化合物的绝对构型为S。
其具体拆分步骤如下:
1)往消旋1,1′-联-2-萘酚和手性季铵盐中加入溶剂,搅拌,抽滤分离悬浮液固液相,分别收集难溶包结物和易溶包结物溶液,风干;
2)将风干后难溶包结物及易溶包结物分别溶于混合溶剂,分液,分别收集两相溶液,风干,从难溶包结物及易溶包结物乙醚相分别收集得到的固体,为相反手性的一对手性1,1′-联-2-萘酚粗产物,而从水相回收的固体均为拆分剂手性季铵盐;
3)对1,1′-联-2-萘酚粗产物进行重结晶,即得到相反手性的一对手性1,1′-联-2-萘酚,其e.e值可达到99.99%。
在步骤1)中,所述消旋1,1′-联-2-萘酚和手性季铵盐按摩尔比可为2∶1;所述溶剂可为乙醇等;所述消旋1,1′-联-2-萘酚和溶剂量的比可为1.19g∶6mL;所述搅拌的时间可为24~72h,所述搅拌的温度可为0~30℃。
在步骤2)中,所述混合溶剂可为乙醚水混合液,所述乙醚与水的体积比可为1∶(0.5~2)。
在步骤3)中,所述对1,1′-联-2-萘酚粗产物进行重结晶,可用乙醚对1,1′-联-2-萘酚粗产物进行至少1次重结晶。
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色高效的1,1′-联-2-萘酚手性拆分方法,以手性季铵盐为拆分剂,采用包结法拆分消旋1,1′-联-2-萘酚,可得对映纯联萘酚。迄今已有许多外消旋BINOL的化学拆分方法,均不适用于精细化工生产的中试放大。本方法操作简单、产率高、绿色环保,拆分剂易于回收,具有极好的工业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难溶包结物(下称包结物1)的HPLC分析。在图1中,横坐标为时间t/min,纵坐标为电压U/mv;所述包结物1的结构式为:
图2为难溶包结物(下称包结物2)的HPLC分析。在图2中,横坐标为时间t/min,纵 坐标为电压U/mv;所述包结物2的结构式为:
图3为消旋BINOL的HPLC分析。在图3中,横坐标为时间t/min,纵坐标为电压U/mv。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64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