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醌单苯甲酸酯的合成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16728.9 申请日: 2011-12-14
公开(公告)号: CN103159627A 公开(公告)日: 2013-06-19
发明(设计)人: 苏桂珍;史鲁秋;薛虹宇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华狮化工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C69/78 分类号: C07C69/78;C07C67/08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韩朝晖
地址: 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氢醌单 苯甲酸 合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白剂熊果苷化学合成中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氢醌单苯甲酸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熊果苷(Arbutin),即对羟基苯-β-D-吡喃葡萄糖苷,是源于绿色植物的天然活性物质,集“绿色植物、安全可靠”和“高效脱色”三者合谐统一于一体的皮肤脱色组份,它能迅速渗入肌肤,在不影响细胞增殖浓度的同时,能有效地抑制皮肤中的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的形成,通过自身与酪氨酶直接结合,加速黑色素的分解与排泄,从而减少皮肤色素沉积,祛除色斑和雀斑,而且对黑色素细胞不产生毒害性、刺激性、致敏性等副作用,同时还有杀菌、消炎的作用。它是当今流行的最为安全有效的美白原料,也是二十一世纪的理想皮肤美白祛斑活性剂。

熊果苷

熊果苷存在于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Saxifrifra stolonifiera (L.) Meerb.]的全草,杜鹃花科植物越橘(Vaccinicum vitis-idaea L.)的叶等许多植物中,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酶转化法、植物组织培养法和天然产物提取法等,亦可化学合成。化学合成熊果苷通常以乙酰葡萄糖苷与氢醌单苄酯缩合,再脱乙酰基或苯甲酰基而制得熊果苷。

氢醌单苯甲酸酯为熊果苷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其结构如下:

目前,氢醌单苯甲酸酯合成文献较小,适合生产的方法则更少。

2006年, Helvetica Chimica Acta, 89(2), 304-319报道的方法将对苄氧基氧苯酚苯甲酰酯通过催化氢化脱苄而得产品,此法需先将氢醌转化为单苄基氢醌,然后苯甲酰化,最后脱去苄基,步骤较长,成本高。

2004年,Green Chemistry, 6(7), 308-309报道,将4-苯甲酰苯酚氧化而制得氢醌单苯甲酸酯,该方法经过付克酰基化和氧化反应,成本也很高。

还有以二苯甲酮为原料,氧化制备氢醌单苯甲酸酯的方法(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1),158-64,1987),生成邻、间、对三种产物,分离困难,而且也需要两步反应。

2003年,专利WO2003033449报道了以乙酰氧苯酚苯甲酸酯脱乙酰制备氢醌单苯甲酸酯的方法,先得制得氢醌单乙酸酯,涉及多步反应,而且制备氢醌单乙酸酯本身就比较难控制。

 

以氢醌为原料通过苯甲酰化一步制备氢醌单苯甲酸酯的方法,如Tetrahedron, 59(27), 5003-5018; 2003已有所报道,但收率太低,才10%。

由此可见,目前生产氢醌单苯甲酸酯的方法都不是很理想,成本比较高,步骤较长,操作较困难,均不是理想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氢醌单苯甲酸酯合成存在的上述困难,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简易、经济的氢醌单苯甲酸酯的工业化生产方法,该方法对生产条件要求低,获得的产品质量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氢醌单苯甲酸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对苯二酚在一定量的反应介质中加热到50~150℃,滴加苯甲酰氯;

2) 滴加完毕,维持该温度进行苯甲酰化反应;

3) 控制反应液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热过滤,滤饼进行回收;

4) 滤液静置冷却析出产品,过滤,经洗涤,干燥,即得氢醌单苯甲酸酯。

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反应介质可以为甲苯、二甲苯、苯、环己烷、氯苯、溴代苯、硝基苯等非质子溶剂。

反应介质的用量为对苯二酚质量的1~20倍。

所述的对苯二酚与苯甲酰氯的摩尔比为1:1~10:1;优选1.5:1~5:1。

步骤1)中的反应温度,对于不同的溶剂反应温度可以不同,对于甲苯、二甲苯、氯苯、溴代苯、硝基苯等反应介质,优选温度控制在110~120℃;对于苯、环己烷,反应温度优选控制在反应介质的回流温度。

苯甲酰化反应时间2-4h。对于不同的反应溶剂,反应时间不同,反应温度越高,反应越快,反应时间可较短。

本发明方法中,通过热过滤来从反应液中分离出产品。滤饼主要为原料,滤液为产品氢醌单苯甲酸酯的溶液,经过静置冷却后析出氢醌单苯甲酸酯,再经过抽滤、洗涤、干燥,即得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狮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狮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67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