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蔽帐篷的软式屏蔽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6985.2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5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奕;诸晓春;陈雅;袁俊;余元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雷宁电磁屏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5/32 | 分类号: | E04H15/32;E04H15/5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帐篷 软式 屏蔽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防护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屏蔽帐篷的软式屏蔽门。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屏蔽账篷都装有电磁屏蔽门,是人员进出账篷的唯一通道,屏蔽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屏蔽账篷的屏蔽性能。现有技术下的帐篷屏蔽门有两种型式:多层屏蔽布搭接式和拉链迷宫式。多层屏蔽布搭接式的屏蔽门,屏蔽性能较低;而拉链迷宫式的屏蔽门,使用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屏蔽性能好、使用方便的屏蔽帐篷的软式屏蔽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屏蔽帐篷的软式屏蔽门,包括第一蓬体布和第二蓬体布,还包括内屏蔽布和外屏蔽布,第一蓬体布的一端与内屏蔽布的一端连接,外屏蔽布的一端与第二蓬体布连接,另一端通过拉链与内屏蔽布连接在一起,第一蓬体布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拉链与外屏蔽布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的内屏蔽布的另一自由端接近外屏蔽布和第一蓬体布的连接处。
更进一步,所述的内屏蔽布与所述的第一蓬体布之间设置有充气管,该充气管充气后,使内屏蔽布与外屏蔽布紧贴。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当人员进入屏蔽帐篷,拉上两道拉链后,由于采用了两层屏蔽布,即外屏蔽布和内屏蔽布,再通过外设的打气筒往充气管里充气,使得外屏蔽布和内屏蔽布紧贴在一起,屏蔽性能更加良好,采用的改进方式也比较简单,使用也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屏蔽布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外屏蔽布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屏蔽帐篷的软式屏蔽门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屏蔽帐篷的软式屏蔽门充气状态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屏蔽帐篷的软式屏蔽门,包括第一蓬体布1和第二蓬体布2,还包括内屏蔽布3和外屏蔽布4,第一蓬体布1的一端与内屏蔽布3的一端连接,外屏蔽布4的一端与第二蓬体布2连接,另一端通过拉链6与内屏蔽布3连接在一起,第一蓬体布1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拉链6与外屏蔽布4连接在一起。
如图1、3所示,所述的内屏蔽布3的另一自由端接近外屏蔽布4和第一蓬体布1的连接处。
如图3、4所示,所述的内屏蔽布3与所述的第一蓬体布1之间设置有充气管5,该充气管5充气后,使内屏蔽布3与外屏蔽布4紧贴。
当人员进入屏蔽帐篷,拉上两道拉链6后,由于采用了两层屏蔽布,即外屏蔽布4和内屏蔽布3,再通过外设的打气筒往充气管5里充气,使得外屏蔽布4和内屏蔽布3紧贴在一起,屏蔽性能更加良好,采用的改进方式也比较简单,使用也方便。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雷宁电磁屏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雷宁电磁屏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6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