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多片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7878.1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4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豪特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B5/075 | 分类号: | B27B5/0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片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材切割机器上的剪切装置,尤其是一种多片锯装置,属于木材切割机器的多片锯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板材加工设备中,大多数是采用圆盘形锯片来实现木材切割的。为了提高切割加工的效率,都采用多片锯方式的装置(如附图1所示),即在一根主轴10上安装多个锯片20,一步将板材30切割成多个板材条,再进行下一工序的加工。这种多片锯装置虽然有效地提高了板材切割加工的效率,但也给板材加工带来了一些不便。由于目前木制品家具等用品的多样化,为了便于安装和固定等要求,很多板材都需要将其边缘或端面处加工成台阶面,但如何安排加工台阶面和板材切割的加工工序,成了一个让生产厂商和操作人员都很困扰的问题。如果先进行板材切割,那么切割后的板材条在进行边缘台阶面加工时,很容易因为板材的质量、厚度等问题,而使板材条断裂或报废;如果先铣出台阶面,再进行切割,又会因为定位不精确等问题,而出现加工偏差,影响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报废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同一工序加工台阶面和板材切割的新型多片锯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多片锯装置,包括主轴和多个锯片;所述锯片均同轴地安装在主轴上;所述每个锯片的下方都设有铣刀,且锯片与铣刀的中心径向平面为同一平面;所述锯片与铣刀分别位于待加工板材的上下两侧,且铣刀较锯片靠近待加工板材的进料口;所述铣刀均同轴地安装在刀轴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新型多片锯装置,在待加工板材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的多个锯片和铣刀,通过上下错位的安装方式,在同一工序中,既加工了板材的边缘台阶面,也将待加工板材切割成了板材条,避免了因定位不精确、板材质量、板材厚度等问题,而影响板材加工质量,造成材料报废的问题。本发明方案的新型多片锯装置,其设计简单,制造容易,有效地解决了板材的边缘台阶面加工和切割加工的工序问题,缩短了板材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防止了板材加工的报废率,节约了材料和成本,给生产厂商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l为现有技术的多片锯装置;
附图2为本发明的新型多片锯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新型多片锯装置的主视图;
其中:1、待加工板材;2、锯片;3、铣刀;4、主轴;5、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如附图2、3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多片锯装置,包括主轴4和多个锯片2;所述锯片2均同轴地安装在主轴4上;所述每个锯片2的下方都设有铣刀3,且锯片2与铣刀3的中心径向平面为同一平面;所述锯片2与铣刀3分别位于待加工板材1的上下两侧,且铣刀3较锯片2靠近待加工板材1的进料口;所述铣刀3均同轴地安装在刀轴5上。
当待加工板材1进料时,位于待加工板材1下方的铣刀3,先在待加工板材1的下表面铣出台阶面,随后位于待加工板材1上方的锯片2将待加工板材1切割成板材条。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新型多片锯装置,在待加工板材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的多个锯片和铣刀,通过上下错位的安装方式,在同一工序中,既加工了板材的边缘台阶面,也将待加工板材切割成了板材条,避免了因定位不精确、板材质量、板材厚度等问题,而影响板材加工质量,造成材料报废的问题。本发明方案的新型多片锯装置,其设计简单,制造容易,有效地解决了板材的边缘台阶面加工和切割加工的工序问题,缩短了板材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防止了板材加工的报废率,节约了材料和成本,给生产厂商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豪特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豪特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78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