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电站继电器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7969.5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3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丁俊超;马蜀;刘新东;张志飞;崔国华;汪世清;犹代伦;孙志峰;王国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N21/8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站 继电器 检测 方法 | ||
1.核电站继电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核电站继电器所处的状态进行检测,所述继电器所处的状态包括作为备件前状态、作为使用前状态、作为运行中状态、以及作为故障状态或老化状态;
根据检测的结果处理继电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继电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处于备件前状态的继电器的步骤具体为:
采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对处于核电站备件前状态的继电器进行外观检测;
对通过外观检测的继电器进行无损检测,以获取继电器的性能参数,所述继电器的性能参数包括绕组电阻、吸合电压、释放电压、触点电阻、触点动作时间、触点释放时间、触点同步时间、触点回跳时间、触点稳定时间、转换功能、中位筛选、绝缘电阻、介质耐电压;
对通过无损检测的继电器进行抽样有损检测,以获取抽样检测的继电器的动作可靠性、触点粘结、电气寿命、机械寿命、线圈耐久性以及中等电流;
根据检测的结果处理继电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继电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通过外观检测的继电器进行无损检测,以获取继电器的性能参数,所述继电器的性能参数包括绕组电阻、吸合电压、释放电压、触点电阻、触点动作时间、触点释放时间、触点同步时间、触点回跳时间、触点稳定时间、转换功能、中位筛选、绝缘电阻、介质耐电压的步骤具体为:
对通过外观检测的继电器进行无损检测,以获取继电器的性能参数,所述继电器的性能参数包括绕组电阻、吸合电压、释放电压、触点电阻、触点动作时间、触点释放时间、触点同步时间、触点回跳时间、触点稳定时间、转换功能、中位筛选、绝缘电阻、介质耐电压;
将检测获取的继电器的性能参数分别与预存储的继电器的合格参数比较,若检测获取的性能参数与预存储的合格参数的差值在预设参数合格范围内,则判定检测的继电器通过无损检测,否则,判定检测的继电器没有通过无损检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继电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通过无损检测的继电器进行抽样有损检测,以获取抽样检测的继电器的动作可靠性、触点粘结、电气寿命、机械寿命、线圈耐久性以及中等电流的步骤具体为:
判断进行无损检测的同一批次继电器的性能参数是否全部合格;
在同一批次继电器的性能参数全部合格时,对所述同一批次继电器进行抽样有损检测,以获取抽样检测的继电器的动作可靠性、触点粘结、电气寿命、机械寿命、线圈耐久性以及中等电流;
在同一批次继电器的性能参数不是全部合格时,确定所述同一批次继电器通过无损检测的合格率,并在无损检测的合格率在预设合格率范围内时,对所述同一批次继电器进行抽样有损检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电站继电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无损检测的合格率不在预设合格率范围内的同一批次继电器标记为批次不合格。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继电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的结果处理继电器的步骤具体为:
判断继电器是否通过抽样有损检测;
将与通过抽样有损检测同一批次的继电器标记为核电站的新备件;
将与抽样有损检测不合格的同一批次的继电器标记为批次不合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继电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处于使用前状态的继电器的步骤具体为:
对处于使用前状态的继电器进行第一次无损检测,以获取继电器的性能参数,所述继电器的性能参数包括绕组电阻、吸合电压、释放电压、触点电阻、触点动作时间、触点释放时间、触点同步时间、触点回跳时间、触点稳定时间、转换功能、中位筛选、绝缘电阻、介质耐电压;
对通过第一次无损检测的继电器进行长时间励磁拷机检测,以获取继电器在励磁期间的接触电阻和开路电压;
对通过长时间励磁拷机检测的继电器进行第二次无损检测,以获取继电器的性能参数,所述继电器的性能参数包括绕组电阻、吸合电压、释放电压、触点电阻、触点动作时间、触点释放时间、触点同步时间、触点回跳时间、触点稳定时间、转换功能、中位筛选、绝缘电阻、介质耐电压;
根据检测的结果处理继电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79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导防热蚀电极涂层火花塞
- 下一篇:海上作业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