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粘结剂13X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110419079.8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3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胡西;华艳;朱明勤;刘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明美矿物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18 | 分类号: | B01J20/18;B01J20/30;B01D53/047;C01B3/5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94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结 13 分子筛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无粘结剂13X制氢专用分子筛,用于变压吸附制氢,也可以用于变压吸附制氧、气液体的吸附分离等方面。
背景技术
变压吸附分离技术(PSA)是近年来在吸附分离工艺新崛起的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气体组成,在吸附剂上吸附特性的差别,以及吸附容量随着压力变化而变化的特性,通过压力变化过程实现气体的分离或提纯。而吸附剂是变压吸附分离技术(PSA)的关键,吸附剂的性能直接影响分离效果、纯度、收率、寿命等。
变压吸附(PSA)吸附剂等多采用5A型分子筛、无粘结剂5A型分子筛以及普通13X型分子筛。5A型分子筛比表面积比较小,微孔为5A°左右,吸附解吸速率受到一定影响,吸附容量也受到限制。13X型分子筛由于含粘结剂为20%,虽然微孔较大,为8-9A°,但吸附容量较小,二次孔分布不理想,也影响到吸附解吸速率。
新型无粘结剂13X(NaX)分子筛,采用粘结剂(多水高岭土、凹凸棒土)通过化学反应,晶化转晶为13X(NaX)分子筛,使吸附容量增大,改变二次孔分布结构,从而提高了吸附解吸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大吸附容量、较好的吸附解吸速率的新型无粘结剂13X制氢专用分子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无粘结剂13X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85-90重量份13X分子筛原粉与10-15重量份粘土混合,加入2-10重量份添加剂,在造粒机中造粒,造粒机的转速为30-60转/分;
(2)将造粒后颗粒状中间产物,根据产品粒度要求进行筛分,烘干后经350℃-800℃高温焙烧;
(3)焙烧后的中间产物浸入含5-15%氧化钠和2-10%二氧化硅的硅酸钠溶液中反应,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4-16小时,洗涤、烘干后将颗粒状产物在200-800℃进行第二次高温焙烧,得无粘结剂13X分子筛产品。
所述的无粘结剂13X分子筛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土为多水高岭土类粘土和凹凸棒土类粘土。
所述的无粘结剂13X分子筛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选自羧甲基纤维素、栲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无粘结剂13X分子筛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氢氧化钠、硅酸钠混合溶液体积与中间产物重量比为2-8∶1。
所述的无粘结剂13X分子筛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得的无粘结剂13X分子筛产品的颗粒直径为0.30-2.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无粘结剂13X分子筛有效吸附容量、吸附速率、解吸速率、机械强度均优于普通13X分子筛,用于变压吸附制氢,也可以用于变压制氧、气液体的吸附分离等方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无粘结剂13X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5份13X原粉与10份多水高岭土、5份凹凸棒土混合,加羧甲基纤维素(CMC)2份,栲胶2份,在造粒机中造粒45-60分钟,经筛分得¢0.3-0.65mm的中间产物,烘干后经700℃焙烧,焙烧后的产物浸入8%氢氧化钠、4%二氧化硅的氢氧化钠和硅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在90-94℃下,反应8小时,洗涤烘干后再550℃下焙烧,得到的产品用BET法测定其H2O和CO2吸附量,25℃时,相对湿度为50%时H2O吸附量为30.12%,250mmHg柱时CO2吸附量为21.08%。
实施例2:无粘结剂13X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5份13X原粉与12份多水高岭土、5份凹凸棒土混合,加羧甲基纤维素(CMC)2份,栲胶2份,在造粒机中造粒60-80分钟,经筛分得¢1.6-2.5mm的中间产物,烘干后经700℃焙烧,焙烧后的产物浸入8%氢氧化钠、4%二氧化硅的氢氧化钠和硅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在90-94℃下,反应16小时,洗涤烘干后再550℃下焙烧,得到的产品用BET法测定其H2O和CO2吸附量,25℃时,相对湿度为50%时H2O吸附量为29.93%,250mmHg柱时CO2吸附量为20.85%。
实施例3:无粘结剂13X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明美矿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明美矿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90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