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9108.0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2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汤克艰;张野飚;雷宪章;谭永香;祝铂渝;喻诚斐;薛飞;刘红超;谌颖辉;徐峰;张盛;邓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动汽车服务分公司;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7/00 | 分类号: | G07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张江涵 |
地址: | 33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智能 充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属于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要想走进寻常百姓家,必须借助便捷的充电服务网络。目前,世界各国也正在积极制定电动汽车奖励和推广政策,帮助电动汽车早日实现商业化运营。
然而,由于电池的造价过高,制约着电动汽车的大规模使用,其次充电桩目前现状是作为运营终端一种,支付方式仅以充电时耗费电量作为支付度量标准,又由于不同电池充电效率高低不同,难以被用户接受,这种单一支付方式,不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最后,电池的历史使用记录缺乏,对电池的维护缺乏有效的依据。
本专利以电动汽车电池划归充电网络服务运营公司为基础,在电池以及车辆上配备唯一身份识别RFID标签,同时支持以充电接口与车载终端通讯的方式,获得车辆信息及电池信息,车辆信息和电池信息包括身份信息但不限于身份信息,并在运营中心建立相应数据档案。充电桩在识别电池和车辆身份后,通过通信网络将所需计费参数下载到充电桩,然后根据客户与充电网络服务运营公司所签订的合同,采取相应结算方式和流程,并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同时将车辆、电池和充电桩信息上传到运营中心,以便对客户和电池进行管理和充电桩状态信息的对外发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技术,以解决当前充电桩功能简单,结算方式和支付方式单一,不具备车辆或用户识别功能,不具备车辆信息及电池信息采集功能,不具备运营中心对外发布充电桩状态功能等诸多问题,实现电池、车辆以及充电桩的智能管理。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用充电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充电装置与电动车运营中心和与要充电电动车之间的数据通信;
身份识别模块,用于获取电动车身份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将获取的电动车ID信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上报给所述运营中心,并接收运营中心反馈的结算信息;
支付模块,用于电动车用户根据所述结算信息进行收费;
充电模块,在所述支付模块收费成功后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其中,
所述充电装置通过CAN总线与车载终端进行通信。
其中,
所述充电装置进一步包括RFID识别器,通过识别车身上安装的RFID标签来识别用户身份。
其中,
所述结算信息包括电动车用户与运营公司签订的合同类型和结算方式。
其中,
所述支付模块提供的支付方式包括现金支付,刷卡支付和预存账号自动付费之一或其组合。
其中,
所述支付模块还包括充值接口,用于专用卡充值和账户充值。
其中,
所述支付模块还包括电子识币单元,用于识别钞币真伪以及退币和找零。
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识别结果判断要充电的电动车是否为合法车辆ID,若是,则读取车辆里程数,根据上次里程记录,获得电动汽车应所需要支付的里程数,计算充电完成所耗电量,根据租赁电池合同中规定电价进行结算,若为非合法车辆ID,则计算充电完成所耗电量,根据私有电池合同中规定电价进行结算。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充电方法,包括,
步骤1,车载终端将车辆ID、电池信息、里程信息传送给智能充电桩;
步骤2,智能充电桩将这些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向给运营管理中心提交充电申请;
步骤3,运营管理中心根据车辆ID信息将用户的帐户信息和结算信息进行查找,并回传给所述智能充电桩;
步骤4,所述智能充电桩根据用户的账户信息执行缴费或充值的命令;
步骤5,由客户根据选择的支付方式支付结束以后发送充电申请;
步骤6,智能充电桩核实后进行充电直到充电过程结束。
其中,
所述运营中心根据所述车辆ID判断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则查找用户的账户信息进行计费,如果不合法,则根据电池用电量信息进行计费。
其中,
所述支付方式包括现金支付,刷卡支付和预存账号自动付费之一或其组合。
该发明的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动汽车服务分公司;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未经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动汽车服务分公司;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91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腔滤芯
- 下一篇:一种金属基板自动投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