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目标驱动的软件开发过程知识管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9846.5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6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荣国平;邵栋;华金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目标 驱动 软件 开发 过程 知识 管理 方法 | ||
1.一种基于目标驱动的软件开发过程知识管理方法,其特征是在软件开发时通过目标驱动和演化步骤,
1)目标驱动:目标驱动描述了知识的组织形式;所述方案建立树形的目标组织形式,有助于机构建立结构化的知识管理框架;只有那些有助于满足确定目标的知识和经验,才是应该被捕获、组织和传播的有效的知识和经验;
2)循环演化:循环演化描述了知识的演化方式;循环的性质有助于充实、完善和淘汰过时的知识和经验;每经过一个知识发展周期,知识就被精化一次;借助文本分类算法,有效的知识被补充,相近或重复的知识被合并,而过期的知识则被淘汰;
软件开发时的知识和经验库的基本结构分为3层:最上层是项目确定的目标,顶层的内容也属于知识和经验;已完成项目的目标模板将帮助新项目快速地识别目标和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
中间层简单介绍顶层目标的解决方案;底层是解决方案的详细描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目标驱动的软件开发过程知识管理方法,其特征是软件
开发的演化过程如下:能够有效积累了多条有价值的知识;
步骤1:知识的创造
整个项目的各个阶段都会创造,知识启动阶段,通过确定软件项目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解决方案,制定的目标和相应的解决方案都将成为经验和知识;对于质量目标,制定目标和相应的解决方案如下:
知识的整合和形成
在知识整合与形成阶段,相似的目标或解决方案被合并,以控制知识的膨胀速度;在该阶段需要判定知识是否过时;
在此阶段需要判断:应用指数<阈值||企业策略是否明显不一致,
其中,对于判断条件的应用指数、阈值、企业策略明显不一致定义如下:
应用指数=(演化指数+应用指数)/时长 (I)
演化指数=被修改的次数/总项目数
应用指数=被使用的次数/总项目数
阈值的定义取决于目标规模数量和解决方案数量;
与企业策略明显不一致是指开发技术、平台过时或者是别的解决方案多次失效;
定义阈值为:1/3-1年,根据评判标准:
应用指数<阈值||企业策略明显不一致,判定该知识有效,进入到步骤3;
步骤2:知识传播和应用
在这个阶段,知识在组织层面上进行传播和应用;有别于传统的知识管理方法,本步骤将知识的创造和应用整合起来;四类最大目标为:产品、项目、过程和团队目标,设定目标并确定目标所对应的实施方案;
步骤3:知识发展
在这个阶段,知识结构中的每一层(目标,解决方案和详细方案)上被更新,提炼和细化,形成详细充分的概念知识结构;
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衡量整个软件过程的质量指标PQI:即设计质量、设计评审质量、代码评审质量、代码质量、程序质量;
此外,知识管理的重心,从具体的实施细节,如如何执行一个项目、如何报告项目进展,向更广阔的知识演化和共享领域转移,如实验的改进方法,以及如何利用不同的项目中的项目数据等。这意味着,经过几个提炼周期,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特定的项目之中,而成为可以为未来项目所共享和重用的资源;
步骤4知识过时
如果等式(I)判定为假,则转入步骤5;
在这个阶段,根据组织规定的知识过时规则判定知识是否过时,在搜索知识的时候,优先搜索有效知识,再在过时知识中搜索;知识拥有其特定的上下文,从而需要随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存储的知识要不断更新、修改,而过时的知识也需要被丢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98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