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控冲床翻边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9967.X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9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卞正文;吕万长;王利平;冯凌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恒德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512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 冲床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床模具,尤其涉及对数控冲床孔缘翻边模具的改进。
背景技术
翻边模是用于将坯料的孔边缘或外边缘翻成竖立直边的冲压模具。现有技术中,翻边模具在加工过程中,存在一套模具只能加工一种板厚和一个尺寸;当板材变化或者孔的尺寸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制造一套模具。在这个过程中,既耗费劳力、财力,又耽误了时间,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便、适用范围广的数控冲床翻边模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模体和下模体,上模体与下模体同轴心,还包括上滚轮和下滚轮,
所述上滚轮的轴向截面呈外凸圆弧状,活动连接在所述上模体底面;
所述下滚轮的轴向截面呈内凹圆弧状,活动连接在所述下模体顶面;
所述外凸圆弧状的上滚轮与所述内凹圆弧状的下滚轮相对应。
所述上模体底面还设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上开设有通槽;
所述上滚轮的两端分别设有滚轴;
所述上模体底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边开设有与所述滚轴适配的缺口;
所述上滚轮的滚轴设置在所述缺口内,所述上压板固定连接在上模体底面上,所述上滚轮的下缘伸出所述上压板的通槽。
所述下滚轮的两端分别设有滚轴;所述下模体顶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边开设有与所述滚轴适配的缺口;所述下滚轮的滚轴设置在所述缺口内。
所述上模体轴心在上滚轮的轴心线上,所述下模体的轴心在所述下滚轮的轴心线上。
本发明的翻边模具是用上、下滚轮同时工作完成的,上、下滚轮都设有圆弧状,使得板料在变形的过程中,受力均匀、缓慢过渡,避免了板材的损坏。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加工不同的孔径,当板厚有变化时,只需要更换上下滚轮,其结构更简便,适用性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上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下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是上模体,2是上压板,3是上滚轮, 4是下模体,5是下滚轮, 6是板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1-3所示,包括上模体1和下模体4,上模体1与下模体4同轴心,还包括上滚轮3和下滚轮5,
所述上滚轮3的轴向截面呈外凸圆弧状,活动连接在所述上模体1底面;
所述下滚轮5的轴向截面呈内凹圆弧状,活动连接在所述下模体4顶面;
所述外凸圆弧状的上滚轮3与所述内凹圆弧状的下滚轮5相对应。
所述上模体1底面还设有上压板2,所述上压板2上开设有通槽;
所述上滚轮3的两端分别设有滚轴;
所述上模体1底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边开设有与所述滚轴适配的缺口;
所述上滚轮3的滚轴设置在所述缺口内,所述上压板2固定连接在上模体1底面上,所述上滚轮3的下缘伸出所述上压板2的通槽。
所述下滚轮5的两端分别设有滚轴;所述下模体4顶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边开设有与所述滚轴适配的缺口;所述下滚轮5的滚轴设置在所述缺口内。
所述上模体1轴心在上滚轮3的轴心线上,所述下模体4的轴心在所述下滚轮5的轴心线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板料6在上滚轮3与下滚轮5的作用下,先形成板料6上孔边缘处变形(一点),然后,在机床的带动下,板料沿着预先设定好的加工直径旋转一周,达到翻边的目的,适用于不同孔径的翻边,适用范围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恒德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恒德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99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