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级电容充放电控制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0126.0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7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钱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勇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级 电容 放电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尤其是采用超级电容的充放电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生产技术的成熟,给新型电源储存装置的实现带来了可能。然而,单个电容电压偏低(2.5-2.7V),需要串联升压后使用。但串联充电时会出现电容个体之间获得的电压的不平衡现象,导致个别电容电解液失效。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电容之间并联电阻以平衡电压(如图4所示)。该接法中,要求AB端电压等于BC端电压,就要求r1×R1/r1+R1=r2×R2/r2+R2;但r1、r2 是电容的内阻,无法调整,也是造成充电过程中电压不平衡的原因。因此,要求r1×R1/r1+R1=r2×R2/r2+R2成立极为困难,事实上也很难做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级电容充放电控制电路,该电路应能消除各电容在充电过程中电压不平衡的现象,具有调控简单、充放电寿命长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级电容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若干个超级电容;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由第一超级电容、第二超级电容以及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组成的组合电容;所述第一超级电容的一端串接所述第一开关的主触点,另一端作为组合电容负极且与第二开关的第一副触点接通;所述第二超级电容的一端串接所述第二开关的主触点,另一端作为组合电容正极且与第一开关的第一副触点接通;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副触点与第二开关的第二副触点通过导线接通。
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分别是双联开关,或者分别是纽子开关,或者组成一个双刀双掷开关。
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采用双联开关时,需通过继电器实现联动,或通过手拨方式实现联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充电状态时(图1所示),两个超级电容并联接在充电电压两端 ,所以每个超级电容获得的电压均相同;第一双联开关、第二双联开关同时拨动后使两个超级电容串联接在输出电压两端,控制电路则转换为放电状态(图2所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控制电路采用并联充电串联放电的方式,解决了串联放电时电容间不平衡的电压导致电容失效、从而引起电路的崩溃的缺陷;使超级电容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电能储存,并且提高了充放电使用寿命。
2、该控制电路可以联动或单个拨动,在N个串联电容组中可以获得多种输出电压。
3、二个超级电容通过二个开关组成了一个新的电容,按此方式继续组合可以串联上N个电容,进而显著扩大电能储存能量。
4、整个电路结构简单,所有元器件均为成熟产品,所以成本不高。
5、由于只有两种工作状态,所以控制调节极为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充电状态时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在放电状态时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开关为双刀双掷开关时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超级电容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思路是:利用开关的切换,使若干个超级电容在并联充电状态与串联状态放电之间变换,进而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由此组成的超级电容充放电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若干个超级电容;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组合电容,该组合电容又含有第一超级电容C1、第二超级电容C2以及第一双联开关K1、第二双联开关K2;所述第一超级电容的一端串接所述第一双联开关的主触点K1-1,另一端作为组合电容负极且与第二双联开关的第一副触点K2-11接通;所述第二超级电容的一端串接所述第二双联开关的主触点K2-1,另一端作为组合电容正极且与第一双联开关的第一副触点K1-11接通;所述第一双联开关的第二副触点K1-12与第二双联开关的第二副触点K2-12通过导线接通。
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分别是双联开关,或者分别是纽子开关,或者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组成一个双刀双掷开关K10(图3所示)。
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采用双联开关时,还需通过继电器实现联动,或通过手拨方式实现联动。
按照以上组合方式,两个组合电容以及两个开关又能够组成并联充电、串联放电的上一级组合电容;以此类推,可组合N个超级电容和N个开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勇,未经钱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01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