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限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1028.9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7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于青;彭晋;陈炜;李刚;张云飞;张剑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2 | 分类号: | H04W4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郭振兴;张杏珍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限制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业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网络限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技术中IP多媒体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简称IMS)点对点(peer to peer,简称P2P)流媒体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UE、CCS、索引服务器(Tracker AS)共同构成P2P流媒体分发系统。网络侧的内容缓存服务器(Content Cache Server,简称CCS)和具有P2P流媒体功能的IMS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UE)都可作为对等节点(Peer,包括UE和CCS)为其它IMS P2P流媒体UE提供内容分片。TrackerAS用于向UE返回其它可用Peer的IP地址、端口等信息。当UE从Tracker AS取回Peer list后,将与Peer list中的其它Peer进行进一步交互,得到后者可以提供的分片信息(bitmap),进而从这些Peer取回内容分片,拼装并播放。UE还要定期向TrackerAS上报自己所能提供的内容信息。
由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roxy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简称P-CSCF)、查询CSCF(Interrogating CSCF,I-CSCF)、服务CSCF(Serving CSCF,S-CSCF)和归属订购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简称HSS)组成的IMS系统用于用户管理和业务触发等功能。Tracker AS以IMS应用服务器的形式为IMS用户提供P2P流媒体业务。UE和索引服务器(Tracker AS)之间的P2P消息封装在SIP信令中(如放在SIP消息的body中),通过IMS网络进行信令交互。Peer之间的消息交互不经过IMS网络。
图2为UE和Tracker之间的交互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UE从Tracker取节点列表(Peer list)和更新Peer list的流程,以及UE向Tracker上报的流程。用户在初次申请获得Peer list以后,会从Peer list中选择Peer进行数据下载,过程中有些Peer会失效(如下线或网络连接有问题等)、有些Peer提供的下行带宽会减小。当可用Peer的总体分片下载速率过低或Peer list中视频 资源发送方所存储的视频分片无法组成完整片源时,UE将重新向Tracker AS发送请求获取Peer list。
如图3和图4所示,Peer要定期向TrackerAS保活,在保活过程中可以携带相关信息,如Peer状态。目前没有包括终端和拜访地对端口、带宽的限制。
对于接入网络无限制场景,现有IMS P2P流媒体系统的缺陷包括:
(1)占用过多端口资源
在UE通过IMS核心网从Tracker AS取到Peer list之后,由于Peer list的制定没有考虑对UE及其所处拜访地归属用户服务器IPCAN(IPConnectivity Access Network)端口占用的合理性,根据Peer list生成算法的不同,有可能会为一个UE返回众多Peer。如果从该IPCAN接入的这类UE过多,将消耗该UE及其所处IPCAN的大量端口资源,影响其它应用的正常使用。
(2)Tracker过度推送和过度上传
在UE通过IMS核心网从Tracker AS取到Peer list之后,由于Peer list的制定没有考虑对UE及其所处拜访地IPCAN带宽占用的合理性。对于下行而言,根据Peer list生成算法的不同,Tracker有可能会返回贡献能力超过UE需求的其它Peer,而UE则有可能“超下”,即采用大于需求的带宽下载数据,以便提升自己的贡献能力(这一般是由算法决定的)。同样,对于下行而言,也有可能为一个UE配置多个“被贡献者”,导致本地IPCAN的上行带宽压力过大。这一点对于2G/3G/LTE这类移动接入(尤其是其空口)尤为不利。
对于接入网络有端口或带宽限制场景,现有IMS P2P流媒体系统的缺陷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10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多维度衡量彩信下载速率的系统和方法